在十法界中除去佛界,就是九世间,因为这九界都是迷的境界,所以叫做“世间”。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身三种善 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邪淫 口四种善 一不妄语 二不两舌 三不恶口 四不绮语 意三种善 一不贪欲 ...(名数)律家所谈,乐语他误人,乐说邪见人,口软心恶人,少作多说人之四种人,常当远离也。...又作元明。指本觉。因本觉之体清净而有大智慧光明,故称本明。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八下):“由诸众生遗此本明...梵语 durgati,巴利语 duggati。又作恶道。为“善趣”之对称。趣,为往到之义。即由恶业所感,而应趣往之处所。据俱...梵语 guhya,巴利语 guyha。深奥隐密,不易为人知。如如来所具之神通力,或如来所未曾宣说之密意。摄大乘论本卷中载...(术语)为者造作之义,有造作,谓之有为。即因缘所生之事物,尽有为也。能生之因缘,是造作所生之事物者,所生之事...(物名)最胜王经如意宝珠品曰:世尊于大众中告阿难陀曰:汝等当知,有陀罗尼名如意宝珠,远离一切灾厄,亦能遮止诸...(传说)九会之次第未见本经究谁图示之耶?或云龙猛菩萨开南天铁塔时,空中现九会之尊位。或云金刚智三藏从龙智受之...(杂名)七宝之世界,即诸佛之净土也。迦才净土论上曰:弥陀宝界,凡圣开欣。...又作寄付、寄进。谓捐赠财物于僧寺,以供应三宝之用。乃为祈求天下太平、家门繁昌,或超荐祖先等。优婆塞戒经卷三(...梵名 Vāmalokayāta。又作缚摩路伽耶陀。意译作左顺世、逆世间行。谓行左道之顺世外道,为古代印度外道之一派。顺...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
(一) 大悲水的加持方法 加持大悲水,当发至诚恳切心,慎五辛酒肉、邪淫妄语,持戒念诵,方有灵验。长期茹素者,加持...
五十一心所,分成六位。第一是遍行心所,什么叫遍行心所呢?它描述了我们的心理活动是怎样开始的。比如说,我看到这...
一、于自性灵妙常住法中,不生断灭之见,名不杀生。 二、于自性灵妙不可得法中,不生可得之念,名不偷盗。 三、于自...印祖关于惭愧的开示《涅槃经》云:佛言: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惭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惭...
姚庭若说:如果一个人能保持一生的节操,不造淫业,这也只是完成了自己一人一身的人格和事业,哪里比得上一劝十,十...我的父母双亲,现在何处呢?究竟怎样了呢?父亲的健康?母亲的灵? 《诗经》的〈蓼莪篇〉说的:「哀哀父母」,我岂...境缘无好坏,好坏起於心。愚人除境不除心,至人除心不除境。既除矣,境岂实有?达境本空,便能素位而行。不愿乎外,...
关于精进修行这一点,连外道都很强调。 有一个修仙道的,拜了一个老师。老师说你想修仙道啊,就给他一个木钻子,让...
九世间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九有情居 | 下篇:九地 |
使大众止住,以寂静之意。亦指开始坐禅。又坐禅之时,于住持坐妥之后,直堂(负责禅刹中值日之职)即拉下前后门之帘...
十善
四种恶人
本明
恶趣
秘密
有为
除雷符
九会曼陀罗创起
宝界
寄附
逆路伽耶陀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佛遗教经

大悲水的加持与服用方法

发掘自己良善的品性

达摩祖师《一心戒文》
印祖关于惭愧的开示

劝君莫借风流债,借得快来还得快
圣严法师《哀哀父母》
境无好坏,好坏起於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