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悟和渐悟。顿悟是顿时就能开悟;渐悟是逐渐才能觉悟。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虔敬信佛者,写经时,每书一字,必礼拜三次。此外,于雕刻佛像时,亦有一刀三礼之习。 p37...(杂名)敕修清规佛降诞曰:维那宣疏毕,举唱浴佛偈云:我今灌沐诸如来,净智庄严功德众。五浊众生令离垢,同证如来...为“出世间食”之对称。指资养色身之食。九食中之段食、触食、思食、识食等均属之。[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一、华严经疏...(名数)五种之供养物也。修一座行法时,用以供养本尊:一涂香,二华鬘,三烧香,四饭食,五灯明。说见苏悉地经供养...【独觉乘补特伽罗】 p1384 杂集论十三卷三页云:独觉乘补特伽罗者:谓住独觉法性,若定不定;性是中根自求解脱,发...位于河南开封太平兴国寺之西侧。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982),天息灾、法天、施护等僧,于太平兴国寺之译经院从事译...甚深的法忍。法忍有三忍、五忍、十忍等种种浅深的差别。...(天名)乐神名。大部补注五曰:诸经亦云般遮于旬,乃以其琴歌颂佛德,般遮于旬,即五神通人也。文句私记二曰:瑞应...(术语)谓密教之经典,以行灌顶之式传授其奥义故也。稽古略三曰:于灌顶部,诵出一品,名楞严经。...如世尊说。诸有苾刍。由五取蕴。陵辱伤毁。彼因如是五种取蕴。逼切拘执。如扼重担。乃至命终。恒常随逐。便于如是五...(术语)就理之法门而论,则如来与众生,其体性同一而无差别也。...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一条小鱼问一条大鱼道:我经常听人说起海的故事,海究竟是什么呢?大鱼说:你就生于海也归结于海,而你却不自知,还...
为什么我们说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你忏悔,你怎么知道你罪消了没有?怎么知道?我遇到同样的环境,我没...
佛告阿难: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昨天,一名网友不断追问我:你相信前世吗?前世真的存在吗?你有什么证据证明前世真的存在?如果前世真的存在为什么...
懈怠一定堕落。懈怠就是人没有自信,身体很懒,懒得不得了。懒到什么程度呢?懒到给他做个大饼,搁到他脖子上,他都...
《说文解字注》阐述话字之义,即是会合善言。所以,真正会说话之人,所说之言,必是善语,令闻者心开意解,清耳悦心...曾经有人问我:师父,我看了很多有关积极人生观的书,希望能鼓励自己不断的努力。可是,看多了以后,反而觉得压力沉...
我们这些带业往生的凡夫,虽然具足烦恼的系缚、通身都是业力,但是如果能够深信、切愿,就能蒙阿弥陀佛慈悲愿力的摄...
二悟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二乘 | 下篇:二根 |
(杂语)祖师之存慧命者。临济录曰:你心心不异,名之活祖。...
一字三礼
灌佛偈
世间食
五供养
独觉乘补特伽罗
印经院
深法忍
般遮于旬
灌顶部
苦迟通行
体性同体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找到真正的自己

思想不改变,生命的历史就不断重演

佛门乃第一福田
真的有前世吗

精进破懈怠

口业清净,自然有功德效用产生
圣严法师《再论积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