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观和理观。事观是观察一切因缘生的事相;理观是观察一切事物不生不灭的理性。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禅宗公案名。为沩仰宗之祖沩山灵祐与仰山慧寂于语默动静中显示佛道真义之公案。沩山为仰山之师。仰山于行脚时,一日...乃统称全宇宙中之诸佛。即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之众多诸佛。又作一切诸佛、十方佛、三世佛。诸经论所列举之名称、...(术语)又曰空遍处。禅定之名。遍一切处,使为空界之一色者。十遍一切处定之一。见三藏法数三十八。...【实有九种】 p1272 此胜论师义。唯识述记五卷七页云:实有九种。一、地,二、水,三、火,四、风,五、空,六、时...【解脱门】 p1235 如三解脱门中说。 二解 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卷十三页云:何故名解脱门?答:涅槃名解脱。依此三三摩...(人名)佛在世时诸比丘闻佛之不净观不堪厌离,雇鹿杖梵志令杀已云。四分律曰:佛在婆求园令诸比丘,修不净观,诸比...(术语)是佛道之一期也,先信乐其法,次了解其法,依其法而修习其行,终证得其果也。...【众生邪执】 p0980 显扬十六卷三页云:众生邪执者:谓于诸蕴,执有有情、作者、受者。...【顺不定受业】 p1109 瑜伽九卷六页云:顺不定受业者:谓故思已;作而不增长业。...指密教金刚界九会曼荼罗中之第六会。此会位于中央之上方,乃为显示第五会之四印会,使四曼不离之实义更明了,故住于...(术语)佛灭后五期之五百年也。一期各说一坚固,以示法之兴废。一、解脱坚固,谓佛灭后第一之五百年间。以正法盛,...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
念佛是大乘佛教的一种重要修行方式,它包括口称念佛与观想念佛,或二者兼而行之。现在很多人张口闭口的就说自己每天...《大乘造像功德经》: 弥勒!复有四缘,令诸男子,其心常生女人爱欲。乐他于己,行丈夫事。 何等为四? 一者,或嫌...问: 末学学佛知识浅薄,以六波罗蜜布施、忍辱开始,听从了某位师父的话。身在恶世,我感到任一波罗蜜都很难修。请...
怎么走出妄想呢?大智慧的佛陀,做了两件重要的事情:第一个,他让我们看看我们的过去。你读《楞严经》就知道,整部...
接着看正明事忏的下一段。 则业有轻重,定不定别。或有转报,或有轻受。并如《佛名》方等诸经所明。 这是说明事忏利...每个人一生都应该要发清静的愿、远大的愿,而不要发愚蠢的愿、不切实际的愿,佛教徒当然也不例外,但佛教徒更应该要...
现代人在生活中,时常感觉无法集中精神,以致工作学习都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为之懊恼不已。如果能找到一种方法,可...
我们该有一种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及生活方式?要少欲无为。 少欲,这里并没有讲断欲。佛是非常慈悲,凡夫众生不可能...
二观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二衣 | 下篇:二余 |
【虚空无边处定建立】 p1170 显扬二卷七页云:又如经说:一切色想出过故,有对想灭没故,种种想不作意故,入无边虚...
仰山插锹
三世诸佛
空一切处
实有九种
解脱门
鹿杖梵志
信解行证
众生邪执
顺不定受业
一印会
五五百年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称诵佛号就是念佛吗
同性恋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怎样修六波罗蜜

从妄想中走出来

因烦恼而造罪时,不要这三时都有心
圣严法师《佛教徒如何发愿》

浅议如何集中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