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智者大师把释迦佛一生所说的佛法分为五个时期,叫做五时佛法,即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杂名)马房也。六祖坛经曰:五祖云: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着槽厂去。慧能退至后院,有一行者,差慧能破柴踏...(术语)信受所闻之法而随顺之也。无量寿经下曰:应当信顺如法修行。教行信证信卷序曰:信顺诸佛如来真说。法华玄义...梵语 gandharva-nagara。又作揵闼婆城、健达缚城、巘达缚城。略作婆城、干达城、干城。意译寻香城。指无实体而出现...(术语)一者不二之义。如者不异之义。名不二不异曰一如。即真如之理也。三藏法数四曰:不二不异,名曰一如,即真如...梵语 ?amkarī 之音译。意译小刀。或指锯齿状之小刀。为密教所用法具之一。据大日经疏卷十六载,诸奉教使者皆作小刀...亦名:持律人得五功德、持戒五德 子题:制戒十利 行事钞·标宗显德篇:“四分,持律人得五功德:一、者戒品牢固;二...一人可敌千人之谓;表示勇猛有力。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三下):“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十境之一。又作魔境。天台宗立十乘观法,其对境亦有十种,魔事境为其中之第五。指修行人于观察阴境、烦恼境、病患境...行事钞·随戒释相篇:“着革屣下诸塔边戒。除有如是病,或强力唤入塔中者。”资持记释云:“着革屣中,收五戒,故云...(一)指华严经卷五十七离世间品所说之十种佛身。(参阅“十身”440) (二)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之十佛。即:(一)东方不动...子题:十二部经、十二分教 行事钞·导俗化方篇:“毗尼母云,既听说十二部经,欲示现此义,复有疑心;若欲次第说文...准提咒持诵仪轨...(嘉兴藏流通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
【原文】 所言异疾,殆宿世之怨业。(怨,世每误作冤。冤,屈也。怨,仇也。)怨业病,勿噵(do)(噵,音到,言也...有僧人问京兆兴善寺的惟宽禅师:道在什么地方? 惟宽禅师回答:道就在你的眼前! 僧人不解:那为什么我看不到? 禅...问: 施与受何者比较快乐? 惟觉法师答: 帮助人、救助人,这就是布施。在佛法的六波罗蜜当中,第一个就是布施,布...
我讲一个小故事,把十行作总结,故事出自于坐花志果: 有一个人叫阳羡生,阳羡是一个地方的名称,他是阳羡这个地方...佛陀时代的城东老母是释迦牟尼佛之邻居,佛祖虽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但却从未与老母说法。一次弟子怪而问佛,佛祖...
十恶止了就是十善。心有三种,贪、嗔、痴,要把它断除;口有四种,两舌、恶口、妄语、绮语,要把它断除;身有三种过...问: 佛既然心作心是,为什么不直截了当讲念自佛,即念自性佛,而一定要以念他佛,即念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为殊...
自杀的人一定是不了解宇宙人生真相的人,是无明的人,是愚痴的人,是糊涂的人,是迷惑颠倒的人。 不论他们有怎样的...
一代五时佛法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一代教 | 下篇:一佛土 |
【八识规矩颂】 凡四章十二颂四十八句。唐代玄奘三藏著。概述唯识学说,著重于讲说唯识学说中心的心识问题。前三颂...
槽厂
信顺
乾闼婆城
一如
羌揭梨
持律五功德
一人当千
魔事境
着革屣入佛塔中戒开缘
十佛
说法听撮要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己心不诚不正,非佛法之不灵不验也
无你无我
施与受,何者比较快乐?

【推荐】杀生为何短命,布施为何有福,这些都从哪里来
度化众生,要有缘才行

五戒都修不好,凭什么得出世间的圣果
为什么不讲念自性佛,而要念阿弥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