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简称《慈恩传》,十卷,唐慧立本,彦悰笺,成于武周垂拱四年(688)。本传详述唐玄奘法师一生事迹,为有关奘师传记作品中最详细的一书。题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是因为奘师西游回国以后,曾经长时期住在当时新建的大慈恩寺翻经院,专事翻译,时人对他的称呼加上寺名以表尊敬 (奘师的学派,也因此称“慈恩宗”)。据传首彦悰的序说,本传原稿只有五卷,慧立卒后就分散各处,经门弟子重搜齐全,要求彦悰加以序次,乃成本传。现存传本十卷,其中慧立原作是那些部分,已分别不出来,不过彦悰的重加序次,一定有根据见闻和遗文资料加以补充的地方,因而原来五卷的底稿扩大为十卷(在卷六、七、十都有彦悰笺述文字,这些只是评论性质,当然所补充的不限于此)。

  本传内容,可分前后两大部分。前五卷述奘师出生、出家学历、西游行程及各地参学经过,后五卷述奘师回国以后和宫廷来往关系,译经事业以至最后在玉华宫示寂等。各卷叙事起迄,大体如次:

  第一卷记述奘师出生、出家、受戒、各地参学,发心前往印度求法,贞观三年(629)由长安出发,过玉门关外五烽,度莫贺延碛,经伊吾,西行到达高昌的情形。

  第二卷记述奘师从高昌西行,至阿耆尼等国,越葱岭到素叶城逢突厥叶护可汗,过千泉、笯赤建等国,度大雪山过梵衍那、迦毕试国进入印度,经北印度滥波、那揭罗喝,健陀罗、乌仗迦那、呾叉始罗、迦湿弥罗诸国。又西南行经中印度波理夜呾罗、秣兔罗诸国,到达羯若鞠阇国的情形。

  第三卷记述奘师从羯若鞠阇东南行,经中印度阿踰陀、阿耶稽佉等国到达摩揭陀国那烂陀寺。又往王舍城观礼圣迹,还寺听戒贤法师讲《瑜伽》等论,其后南游到达伊烂拏钵伐多国的情形。

  第四卷记述从伊烂拏钵伐多国顺恒河南岸东行,经中印度瞻波等国。又东南行经东印度羯罗拏苏伐刺那等国到羯伽国,再西北行过中印度憍萨罗国,又东南行经南印度案达罗等国到达西印度伐腊毗国。又西北行经西印度阿难陀补罗等国,最后经北印度钵伐多罗国,折还摩揭陀国那烂陀寺,又东印度迦摩缕波国王慕师德义,遣使来请的情形。

  第五卷记述奘师在那烂陀寺欲归祖国,因应东印度鸠摩罗王请赴迦摩缕波国,又应戒日王请赴羯朱嗢祇罗国,赴曲女城大会弘宣大乘,赴钵罗耶迦国无遮大施会,从此辞戒日王东还,经中、北印度憍赏弥等国,度雪山,出葱岭经乌锻等国到达于阗。在于阗向朝廷表奏还国,乃至到达漕上的情形。

  第六卷记述奘师于贞观十九年(645)正月入长安,谒太宗于洛阳,还长安弘福寺组识译场,创译《菩萨藏》等四经,并表进新译经论及《大唐西域记》,蒙太宗制《大唐三藏圣教序》等情形。

  第七卷记述东宫制“述圣记”,奘师居弘法院译经以及大慈恩寺建成,另造翻经院,迎请奘师为寺上座,专务翻译,乃至前后讲译造像请营经塔,并答中印度摩诃菩提寺大德智光、慧天书等情形。

  第八卷记述永徽六年(655)奘师与吕才对定因明,显庆元年(656)高宗令大臣于志宁等赞助译事,并制大慈恩寺碑文。

  第九卷记述显庆元年表谢大慈恩寺碑成,又谢冷病中蒙赐医药,请定佛、道名位次第及废僧尼依俗科罪。显庆二年继在洛阳积翠宫翻译,表陈翻译次第,又请入少林寺翻译未许等情形。

  第十卷记述显庆三年从洛阳还长安居西明寺,四年迁住玉华宫,五年春创译《大般若经》,到龙朔三年(663)冬全部译成,麟德元年(664)二月五日圆寂于玉华宫等情形。卷末附慧立的论赞。

  本传的撰述者慧立和彦悰,都曾参加译场,亲近奘师多年,所述事迹大都得之亲自见闻,故本传可称为奘师传记的基本资料。其前五卷述奘师西游经历,与《大唐西域记》互为经纬,可见出当时西域和印度各国情况和相互间的关系,为近代研究西域和印度的史学、考古学者所重视。其间还记述印度诸论师遗事及重要论书造作因缘,尤为有关印度佛学的宝贵资料。其后五卷记述奘师回国以后,他和宫廷关系的事特详,对历年所译诸经论反多漏略,这是一缺点。然于此可以见唐太宗、高宗时期的长安社会风气、宗教生活之一斑,亦为了解当时帝都情况颇为重要的资料。

  本传所依据的资料,最主要的是奘师制作的表启和奘师于太宗贞观二十年(646)口授辩机写出来的《大唐西域记》。奘师回国以后,太宗和高宗都对他特殊礼敬,他从主持译场以来,对于朝廷也时有表启之作。本传的后五卷,主要是以所辑奘师表启为中心而写成的(关于奘师的表启,除本传所依据的辑本之外,还流传有两种单行的抄本。一种是公元765年以前的抄本,题名《大唐三藏玄奘法师表启》,共十三篇,篇末都附注年月,甚便查考,文句时日和本传所载的常有出入。这一钞本现存日本京都知恩院,曾收印于日本出版的《续藏经》内。另一种题名《(此字缺)寺沙门玄奘上表记》,上半卷和上举抄本相同,仅缺第一篇,各篇不记年月;下半卷多出二十一篇,对于奘师晚年行事和年岁问题,都有可供参考之处,这一抄本为日本人小泉氏所藏,收印于《大正新修大藏经·史传部》)。《大唐西域记》是奘师回国以后应太宗的要求而修撰的,记中详载西域和印度各国的山川道里,风土人情,以及教势兴衰,圣迹遗址,无所不备,其资料以游历见闻的记述为主,故有“行传”之称。本传述奘师西游行迹的部分,大概取材于此。但本传所述经历西域和印度各地的行程方向,似以当时的实际旅况为据。故与《大唐西域记》带有地志性质的叙述有不同之处,足资对照的研究。如本传第四卷所记奘师回国之前游历南印度的行程中,并未到达秣罗矩吒国,关于此国的事,只是得之传闻,但《大唐西域记》卷十,却误用亲到其地的体裁来叙述,即其一例。

  此外,关于奘师传记的作品,如唐道宣《续高僧传》卷四《京大慈恩寺释玄奘传》,唐靖迈《古今译经图记》卷四所记,唐冥译撰《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记载互有出入,但大都已为本传撰述时参考取用。惟晚出的唐刘轲撰《大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一种,成于唐开成四年(839),距奘师示寂175年,则是以本传为依据的。又《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一方伎传部门也载奘师本传,取材不明,且极其简略。

  本传记载上最堪遗憾的事,是关于奘师的前半生重要行事都未有明确的年代。传首于奘师生当何年既无记载,传未记奘师卒于玉华宫也没有说明享寿岁数,因而奘师的年寿问题遂久成悬案。而且本传各卷记载涉及年岁之处,也前后计算标准不一。如卷一,记奘师年满二十(《续高僧传》,《行状》作二十一),即以武德五年(622)于成都受具,依此推至卒年(664)应享寿六十三岁(《行状》即作六十三岁)。又记奘师于贞观三年 (629)秋八月首途西行,时年二十六(《行状》作二十九),则推至卒年应享寿六十一岁。又卷九,记奘师于显庆二年(657)九月曾表请入少林寺专事翻译,表中有“岁月如流,六十之年飒焉已至”之语,依此推至卒年,应为六十七岁。又卷十,记奘师于显庆五年(660)翻《大般若经》时,说今年六十有五(回鹘文译本作六十三),必当卒命于此伽蓝(指玉华宫)。(《续高僧传》及《行状》都说是麟德元年之语,《开元释教录》附奘师小传,则说是《大般若经》译了时语。)依此推至卒年应享寿六十九岁(此与刘轲撰《塔铭》同)。

  本传对于奘师确实的年寿既无明确的记载,此一问题只可等待其他有关资料的发见再为考定:惟中国内学院旧刻本《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于1954年重校时,曾依《(此字缺)寺沙门上表记》所载显庆四年(659)《重请入山表》(本传未收载),奘师有“行年六十”之语,并对照奘师前后行事年岁记载,暂定奘师年寿为六十五岁,似亦为比较可信之一说。

  本传以记载详博著称,但对于奘师主要事业,仍多漏述之处。特别是关于奘师翻译事业方面,本传所记载的,从太宗贞观十九年(645)在长安弘福寺翻译《菩萨藏经》等四种经论开始,到高宗龙朔三年(663)译完《大般若经》为止,前后列举译典名称仅十七种(据本传卷十所载,共译出经论七十四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与奘师学说有关的《成唯识论》、《广百论释》等典籍的翻译,都未见提及。又据唐道宣《续高僧传》卷四和《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丙所载,奘师于贞观二十一年(647)曾应东印度童子王的要求,将中国旧籍《老子》译成梵文,流传于迦摩缕波。《续高僧传》并载奘师以《起信论》文出马鸣,印度诸僧思承其本,乃译唐为梵,通布五印,使法化之缘东西并举,这些都是值得记述的有关中、印思想交流的事业,而本传一概不提,显然是遗漏了。

  本传编在《大藏经》中土撰述内,1923年中国内学院曾校刻一单行本。用宋、元、明和丽四种《大藏经》本及可洪《音义》、唐慧琳《音义》等校勘文字,又用《西域记》、《续高僧传》、《开元释教录》、《玄奘法师行状》、《大遍觉法师塔铭》、《玄奘法师表启》等对勘记载,并于各卷卷端编年记载奘师岁数。此本在1954年复经重勘一次,现为本传最通行的刊本。本传曾译成回鹘文,其写本残卷1930年前后在新疆出土,现藏中国北京图书馆。日本东方文化学院京都研究所,曾于1932年景印高丽高宗乙巳年(1245)高丽大藏经刊本《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并对勘十一世纪至十三世纪的写本和宋刻大藏经本及旧抄本表启、上表记等,附印考异和索引。

  近世本传的西文译本,有法文本和英文本。最近又有李荣熙英译本(1959)。

  本传的注解,有日本护命撰《解节经》四卷,《记》三卷等。

  (游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