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叟昙禅师法华录》:“中秋谢都场、监收并知客、维那上堂云:‘明月可中庭,雁影沈寒水。烹金炉冷岁华深,九鼎遗言犹在耳。’拈拄杖云:‘深深拨着,宿火通红。不假一槌成大器,刈禾镰子疾如风。’”
佛教词典 > 禅林象器笺 > 正文
shixuan 中国佛教华严宗基本教义。阐明佛教的各法门,彼此是互相关联、互相摄入而又周遍圆融的。是四法界中事事...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他们都很仇视佛教,破坏佛教,世称三武之难。...(地名)旧称龟玆。国名。见梵语杂名。...为观无量寿经二会之一。佛初临王宫,为韦提希夫人讲说本经一部,是为王宫会。后还至耆阇崛山,复为阿难等大众宣说,...位于安徽青阳县境,九华山天台峰之北。为朝拜天台峰必经之地。唐代时此处原为闵让和之庄园,闵公善行布施,每斋百僧...【思择所知】 p0852 此是思所成地三相之二。瑜伽十六卷一页云:云何思择所知?谓善思择所观察义。如彼卷一页至...(名数)佛在世时毗耶离城有五种之恶病流行:一自眼出血,二自耳出脓,三自鼻流血,四舌噤无声,五所食之物变为粗涩...般若之空慧能断尽烦恼,故以锋刃譬之。证道歌(大四八·三九六中):“大丈夫,秉慧剑,般若锋兮金刚焰。” p4310...(术语)菩萨之败坏佛种者。智度论二十九曰:菩萨有二种:一者败坏菩萨。二者成就菩萨。败坏菩萨者,本发阿耨多罗三...(术语)佛之异名。佛于世间最为雄猛,断尽一切之烦恼。无量寿经上曰:今日世雄住佛所住。净影大经疏曰:世雄,佛之...识有六种,谓眼识耳鼻舌身意识。受有三种,谓苦乐、不苦、不乐。想有二十种,谓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厌离食...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 鼎折足...佛陀时常教育我们要活在当下,而不是沉溺于往昔回忆,同时,也不要幻想着以后如何,因为人命脆弱,无常迅速,若不从...
一、读经自利利人 说到读经,就是在齐声诵经。所谓「经」,即是佛所说的法要;在佛教的三藏典籍中,「律」是佛所制...
我们生在这个时代来出家,你若没有个主宰,还是会入邪道。一定要持戒,佛不是说吗?佛法存在不存在就在于出家人持戒...
一、现代人漠视善恶因果规律 这个宇宙大到天体的运行,小到有情内在微细的起心动念,一切都那么森然有序而不是杂乱...问: 在念佛的时候一直用法师所教授的方法,创造念佛的音声再听回去,但是我每一句佛号都必须要观想阿弥陀佛的容貌...
原文: 今之外道,遍世间皆是。以佛法深妙,人莫能知。彼遂窃取佛法之名,而不知其义。遂以炼丹运气保身之法,认做...佛法中的有缘人,指的就是闻、思、修佛法机缘已经成熟的人。所谓机缘成熟,不过是指外因须得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
都场
【禅林象器笺】
上篇:斗帐 | 下篇:读大般若经 |
【业事变异无常之性】 p1221 瑜伽三十四卷九页云:云何观察业事变异无常之性?谓先一时、见彼种种徇利牧农工巧正论...
十玄
三武
俱支曩
王宫会
闵园
思择所知
五种恶病
般若锋
败坏菩萨
世雄
六种识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
心的觉悟

凡是未出三界,都要读经修行

出家之后的事更多

遣除对因果的疑惑
这样的念佛方法正确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