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苑清规》云:“如请街坊化主、庄主、炭头、酱头、粥头街坊、般若头、华严头、浴主、水头、园头、磨头、灯头之类,应系助益常住,头首须当及时稟住持人,请之不可怠慢迟延。”又见〈粥街坊〉处。
佛教词典 > 禅林象器笺 > 正文
(术语)又曰偷兰遮耶,萨偷罗。梵音Sthūlātyayas,巴Ohullaccaya,译作大障善道,大罪,粗恶粗过等。六聚罪之一...天台宗判释教相之用语。(一)当分,谓于藏、通、别、圆等四教各有其当分之教、行、理,亦即就诸经之当意而判其教意,...指八种圣谛。又作八圣谛。(一)有作之四谛与无作之四谛的合称。据吉藏之胜鬘宝窟卷下本所述,有作之四谛为小乘之观谛...执非自他生者,亦有四辈,云何四辈? 一、计虚空生 即口力外道说。虚空是万物,因虚空生诸法,其生相如下: ...【由何能入所应知相】 p0523 摄论二卷十七页云:由何能入?由善根力所任持故。谓三种相、练磨心故;断四处故;缘法...(经名)具名佛说智光灭一切业障陀罗尼经,一卷,赵宋施护译。与佛说智炬陀罗尼经同本别译。佛在日月天子宫说佛菩萨...指人之身体。人体每有待于食物、衣服等之资养而生存,故称有待。摩诃止观卷四上(大四六·三六上):“有待之身,必...木雕之佛、菩萨像。于印度,佛在世时优填王延请巧匠,取栴檀香木雕造佛像,为木佛制作之始。晚近由中央亚细亚之龟玆...【想受灭乐为乐中第一】 p1231 瑜伽五卷四页云:又薄伽梵建立想受灭乐为乐中第一。此依住乐;非谓受乐。...【共业不共业】 共业,谓众生共通的业因,能招感自他共同受用的山河大地等器世间,此乃依报之业;而个人的业因,能...(菩萨)佛眼尊为佛部之母,故云部母。...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
汝既发心皈依,今为汝取法名为德熙。谓以大菩提心,俾若自若他,同得沐佛慈光,生佛净土也。所有三皈,五戒,十善之...
当今学佛群众大量增加,但因宿根不同学习深浅不同,以是个人的认识知见也各存不同。此种情况自古皆有之。据经典所依...
佛陀把我们的生命分成五个部分,第一个是色蕴,就是我们的外境,一切的物质世界;第二个是受想行识,它是一个精神层...佛世时,曾以一则染布的故事作譬喻──有一天,佛陀和弟子们来到王舍城托钵。城里有一条十分热闹的街道,贩卖着各种...
布施如果附带不合理的条件,是可以不接受的。这是为了要帮助对方,舍弃不好心念的做法,让他真正安住在布施的善法中...我们当下这一念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修行人要把握这一念,祖师大德都在现前这一念加以指点。所以这一念起来,它一定会...公元前225年的一天,秦国大将王翦率领60万大军,即将踏上伐楚的征程。秦王嬴政亲自送行。临行的时候,王翦请求秦始...
出家,乃出离俗家牵缠杂务之束缚,以期证悟无上菩提为宗,志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旨。 对自己而言,应自度自利,...
般若头
【禅林象器笺】
上篇:暗封 | 下篇:白佛 |
以信佛念佛之因缘,必定往生极乐。这有异时和同时之两种意思:异时者,来世往生极乐,于彼国土住于不退转之位,正如...
偷兰遮
当分跨节
八谛
非自他生
由何能入所应知相
智光灭业障经
有待
木佛
想受灭乐为乐中第一
共业不共业
佛眼部母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学佛人须以躬行实践为事

学佛弟子应依四依法为标准

色受想行识的生命
染布的譬喻

因布施而起的贪爱执着
修行人要把握当下这一念
给自己抹点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