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人名)迦毗罗城释种中,有一童子,名金光王。色相端严,光明晃曜,闻佛出家成道,遂诣佛所。佛说其往昔之因缘。童...【无犯】 p1043 瑜伽六十八卷九页云:云何无犯?略有四种。一、初业,二、颠狂,三、心乱,四、苦受所逼。 二解 瑜...亦名:十数 子题:自饿外道、自然外道、梵天为因外道、无因果外道、神我外道、一识外道、不修外道、邪因外道、色无...(术语)断无人身固有之善根也。起因果拨无之邪见时,初断善根,是极恶之人,比畜类亦劣。何则?畜类尚有生得之善根...表,外之意。尘表,谓俗尘之外,即指佛道。 p5763...(术语)是最胜王经所说。合真开应之三身也。开应者。于应身之中别应与化。即最胜王经分别三身品曰:一切如来有三种...全一卷。唐代不空译。今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册。略称大日经略念诵法、五支念诵要行法、五支念诵法。阐说三昧耶、不动尊...【安隐】 p0625 瑜伽五十七卷十五页云:无有病恼,故名安隐。 二解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一页云:安隐者:谓超...三部经典,有弥陀三部、大日三部、法华三部、弥勒三部等等。...(术语)真言行者入初地,初见法明道,断除烦恼障等五障之三昧也。大日经一曰:此菩萨住净菩提心门,名初法明道。菩...(名数)增一阿含经十八曰:有四不可思议事,非小乘所能知。云何为四?世界不可思议,众生不可思议,龙不可思议,佛...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十善业道经...有这样一个实验:科学家把两只大白鼠放进一个装了水的容器中,它们会拼命地挣扎求生,能维持8分钟的时间。然后,在...诸仁者!于彼远离贪欲因缘,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 一者、身根不缺。 二者、口业清净。 三者、心不散乱。 四者、得...
当下能令心清凉、解脱是妙法,此妙法向自己求就有了,不用远求。令人此时此地能够远离、灭除热恼是正法的特质之一。...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遭遇到挫折和失败,情绪的平衡因此也会受到破坏,假如把什么都闷在心里,久而久之难免会得忧...
生极乐世界,咱们把它基本的条件掌握住,信心、发愿、念佛,这么三个过程就行了。 一定坚信不疑,念佛要一心诚心地...小学四年级时,孙红雷得知,家里要推迟两个小时吃晚饭,因为母亲下班后,要去捡破烂贴补家用。一天,母亲轻言细语地...
【修供养者。忆念一切佛法僧宝。体常遍满。无所不在。】 修完了供养,你要静思。这是你在拜忏进了忏堂的时候,供养...
一个科学家早上起床没找到拖鞋,有点恼火。当他没注意到自己在生气,他去卫生间洗簌,这时候生气一直在自己生长,他...
鹿苑
【释氏要览】
又名鹿林在波罗柰国。佛成道初。转法轮。度憍陈如等五比丘处。
上篇:令佛法速灭有五法 | 下篇:柳枝净水 |
梵 para-tantra-svabhāva。又作依他起相、缘起自性、因缘法体自相相。略称依他起、依他。唯识宗所立三性之一。指依...
金光童子
无犯
沙弥十数
断善根
尘表
法应化三身
大日经略摄念诵随行法
安隐
三部经
除盖障三昧
四种不可思议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大藏经】【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给孩子希望
远离贪欲获十种功德

勿追想过法,勿欣愿未来
化愤怒为动力

助念一个不念佛不发愿的人,能生极乐世界吗
孙红雷:母亲靠捡垃圾把我养大

修供养者,应忆念三宝体常遍满,无所不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