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譬喻)就法华譬喻品所说穷子之喻而云。慈父即长者。以譬如来之大悲大福也。...【寻思之所钻摇】 p1179 瑜伽十八卷十七页云:云何寻思之所钻摇?谓如有一、于先所得先所受用诸欲境界,不正作意;...(杂名)生而即盲之人也。涅槃经曰:生盲人不识乳色。观无量寿经曰: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见日没。...【一期四相】 p0007 成唯识论二卷二页云:一期分位,亦得假立。初有名生。后无名灭。生已相似相续名住。卽此相...入堂之仪式法则。大众倚西序之柱由左足而入,正面叉手低头分东西两序就位,先于佛前问讯,再对座互作揖而立;住持人...【建立理趣】 p0873 显扬二十卷四页云:建立理趣者:谓五种建立。一、趣入建立,二、教授建立,三、学建立,四...能令人出离世间生死之妙慧。佛地经论卷二(大二六·二九九上):“得能出离生死妙慧,故名出慧。” p1562...为最小之袈裟。系日常工作或就寝时所穿着之贴身衣。此衣最小之限量,必须覆盖三轮,即上盖肚脐,下掩双膝。释氏要览...亦名:灭诤法、七药灭四诤 子题:言诤分三品、下品言诤以三品现前毗尼灭、三品现前、中品言诤以五品现前毗尼灭、五...(术语)梵网经所说之大乘菩萨戒也。是卢舍那佛所说之戒法,故以为名。...【不还果补特伽罗】 p0340 杂集论十三卷八页云:不还果补特伽罗者:谓于修道中,已断欲界第九品烦恼,安住彼道。所...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十善业道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有摩诃比丘僧万二千人,皆净洁一种类,皆阿罗汉...
僧,是四人以上的出家的团队,不局限于某一个人。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对待僧众,对于各位在家居士很重要。但是态度要调...
今天和大家讲一讲,随缘与染缘。随缘是菩萨,染缘是凡夫。大家千万不要把染缘认为是随缘。 什么是随缘?什么是染缘...
我们都知道在贪嗔痴当中,痴造罪是最重的,但是痴心造罪,还比不上邪见。 诸位要把愚痴跟邪见分清楚, 愚痴是这个人...
我们知道,因为酒的味道引起很多人的烦恼和坏的毛病,甚至是打架斗殴。因为喝了酒就壮了胆,就会做出很多不理智的行...问: 未来际观音菩萨接阿弥陀佛的班,阿弥陀佛将去哪里? 大安法师答: 观世音菩萨接班,接阿弥陀佛的班,阿弥陀佛...有一位云水僧听人传说无相禅师禅道高妙,想和其辩论禅法,适逢禅师外出,侍者沙弥出来接待,道:禅师不在,有事我可...
弟子:闭关时,在吃的方面是否要越吃越少呢? 老和尚说:不是的,要顺其自然,也就是要正常。要无所挂碍,要无我才...大乘行人发菩提心,由于当人的根性与时节因缘的差异。遂致发心的因缘与相状错综复杂。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中...
受戒始
【释氏要览】
大戒法本。自曹魏黄初三年壬寅。已到许昌。以国家多事。寝经三十三年至废帝(即高贵卿公也)登位改正元元年甲戌。天竺律师昙摩迦罗上书。方兴受戒之事(逆推至佛法初到。后汉求平十年丁卯。经一百七十八年。凡出家者。惟受三归戒故)。
上篇:四身 | 下篇:说听二难 |
(杂语)智慧为母,布施为乳母,戒为养母,忍辱为庄严具,精进为养育者,禅定为浣濯。见华严经。...
慈父长者
寻思之所钻摇
生盲
一期四相
入堂法
建立理趣
出慧
守持衣
四诤治灭法
舍那大戒
不还果补特伽罗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大藏经】【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以僧众为对境修恭敬

别把染缘认为是随缘

邪见的过失是很可怕的

佛门里为何把酒列入重戒
阿弥陀佛涅槃后将去哪里
一切皆是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