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指真如法性之妙理。与绝对如常义之一如,及诸法体性义之法界一如义同,为一能证寂灭无为之妙理。 p36...又作达嚫(梵 daksinā)。檀越嚫金之略称。指施主布施三宝之金钱。[月坡录卷一](参阅“达嚫”5677) p6444...指弥勒菩萨成道之际,出现于阎浮提之四处宝藏。又称四大藏、四伏藏、四珍之藏。即:(一)北印度犍驮逻国(梵 Gandhā...(术语)观察心性如何,谓之观心。心为万法之主,无一事漏于心者,故观察心,即观察一切也。因而凡究事观理,尽称为...梵名 Mahāsammata-rāja。凡十三卷。宋代法贤译。又称众许摩诃帝释经。收于大正藏第三册。为佛陀之传记,叙述释种...(衣服)比丘之粪扫衣谓之纳衣,纳俗作衲。着衲衣者为十二头陀行之一,故以为僧衣之都名,又禅僧多着衲衣,故称曰衲...(一)在安乐境地得六种思念。与六念同。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等六念处。[摩诃止观卷六之二](参阅...(1620~1676)明末清初临济宗僧。楚安陆(湖北)人,姓名不详,号云叟。从沩山受戒,复参学于鹤林而有所得。后师事...梵名 Kaundinya,巴利名 Kondaa。佛陀于鹿苑初转法轮时所度五比丘之一,乃佛陀最初之弟子。又称阿若憍陈如、阿若拘...禅宗所用丧具之一。丛林中,德高之老僧亡故后,悬挂其画像之小亭。四方有柱,一如凉亭,周围悬挂薄纱,内置亡僧之肖...【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 p0745 瑜伽三十六卷十页云:云何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谓于所知,能碍智故;名所知障。...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问: 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的时候,现的是什么样的相?是否就是自己平时供奉的佛像的样子? 大安法师答: 对...
农历七月初二是净土宗八祖莲池大师的圆寂日。 莲池大师,公元1535~1615,明代高僧,净土宗第八代祖师。法名袾宏,...有一则故事:一个年轻人从家里到一座禅院去,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考验禅院里的老禅者。来到禅院,...
问: 顶礼法师!在选择善知识的时候,由于我们智慧福德有限,在自己不会选择的情况下,最保险的就是随大流,谁的名...《杂譬喻经》上记载,以前有只甲鱼遭遇枯旱,湖水干涸,不能到达有食物的水池。这时有只大鹤来到旁边,甲鱼求它帮助...问: 有时看到畜生道的众生,我们在心里为它默念阿弥陀佛,做三皈依,这样是不是就算为它们授了三皈依和种下金刚种...过去,佛陀曾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有一天,一位年迈的婆罗门来到精舍,向佛问讯后即坐于一旁,向佛请法:佛啊...
三车已息驰求念,露地安然坐白牛 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 三车,是出在《法华经》的譬喻品。譬喻品谈到在三界里,由...
普请
【释氏要览】
律云因佛说扫地胜利。时诸老宿比丘皆弃禅诵扫地佛止曰我为知事人说其知事。又不遍扫佛令鸣犍椎总集共为之。此普请之始也。
上篇:拟书 | 下篇:灭嗔五观 |
【预流沙门果】 p1232 显扬三卷十八页云:一、预流沙门果。若随胜摄;三结永断。谓身见、戒禁取、及疑。若全分摄;...
一如法界
檀嚫
四大宝藏
观心
众许摩诃帝经
衲
六法
云叟住
憍陈如
真亭
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临终接引时,阿弥陀佛现的是什么相

莲宗八祖莲池大师圆寂纪念日
割断欲望之绳

如何选择善知识
学佛人必须讲究的三种语言
为畜生道念佛有用吗
布施培福,横越生死苦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