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人名)宋上天竺寺善月,字光远,号柏庭。月堂慧询之法嗣也。淳祐元年寂,寿九十三。所著楞严玄览,金刚会解,圆觉...1、佛所说之法,即八万四千法门是。 2、佛所得之法,即无上之真理是。 3、佛所知之法,即世出世间之一切法...亦名:畜长钵过限戒犯缘、畜长钵戒犯缘、长钵过限戒犯缘 子题:如法钵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五缘成:一、先有受持...毗提诃,梵名 Videha。为须弥四大部洲之一。全称弗婆毗提诃洲。又作东毗提诃洲、逋利婆鼻提贺洲、弗毗提诃洲、弗婆...指经长时间渐次破除烦恼。“顿断”之对称。谓三界九地之八十一品修惑徐徐而断除。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五(大二七·七四...(杂名)称结跏趺坐曰健勇坐。见白伞盖大佛顶念诵要法。...【上流有二种或三种】 p0233 大毗婆沙论一百七十四卷七页云:复次上流有二种。一、行色界。二、行无色界。行色界者...佛之德号。因佛能引导众生渡生死大海,故称大船师。涅槃经卷二十一(大一二·四九○上):“汝今欲度生死大河,我能...凡夫有八识,至如来转为四智: 一、大圆镜智 转第八识者。如有漏之第八识,变依正二报,而持有情之身。此智变...【识无边处定】 四无色定之一,又作识处定。此定超越空无边处定,而思惟‘识为无限大’,亦即思惟识无边之相。见‘...(名数)释迦与弥陀也。观经玄义分曰:今乘二尊教,广开净土门。观经散善义曰:仰蒙释迦发遣,指向西方,又藉弥陀悲...《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
一、无常是苦 佛法的基本观念是苦,因为无常所以是苦。一般的人不知道苦从那儿来,实际上苦有所谓的四苦或八苦。四...
今天要给大家讲一个伐树和撅根的佛经故事。就是讲到说,在一个很漂亮的花园里边,有一个守这个园子的人。突然有一天...1、嗔心是堕落地狱之因。 2、嗔心一起,地狱门开。 3、暴躁伤身、伤心、又伤人。 4、嗔心是人体最大的毒素。 5、嗔...佛陀时代中的罗刹女,专门喜欢吃人家的小孩,一群失去孩子的父母悲痛不已,纷纷向佛陀求救。佛陀为了解救无辜孩子的...
我们要思考一件事情,其实我们也做了不少善事了,我们多生多劫也不是啥事都不干,也不是这样子,我们也不是老是做恶...
人成熟与不成熟跟年龄没有关系,人成熟不成熟,就是你能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待事物。就是能不能把我的世界变成你...从前有个人,名叫檀腻觭。家境清寒,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寒。 有一年秋天,他从田里收成了一些稻谷,可是因家里穷...如果说死亡是这个世间人们最恐惧的事,那么最悦意不过的事莫过于情爱,情爱作为文艺作品和影视永不衰落的话题而为世...
行相差别
【阿毗达磨辞典】
如是灭谛总有四种行相差别,谓灭相、静相、妙相、离相。云何灭相?烦恼离系故。云何静相?苦离系故。云何妙相?乐静事故。云何离相?常利益事故。
上篇:心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者 | 下篇:虚空 |
【于相善巧四种功德】 p0752 瑜伽十九卷十五页云:谓如有一,有学见迹,能善了知止举舍相。由此因缘,得四功德...
柏庭
佛法
畜钵过限戒犯缘
毗提诃洲
渐断
健勇坐
上流有二种或三种
大船师
四智
识无边处定
二尊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大藏经】肇论

「无常」即是「无我」

伐树撅根的故事
嗔心打开地狱门
罗刹女的故事

做了不少善事,为何资粮力还是很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