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传说)是佛为太子时之子。出家读诵十二部经,能断欲界之烦恼,发得第四禅定,谓为真涅槃。然彼近恶友退失所得之解...全一卷。略称髻珠经。唐代菩提流志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本经乃就菩萨修行悟入所得之三摩地来说明其修行次第,...指饿鬼之住所。诸经论多以阎魔王界(梵 Yama-loka)为饿鬼之本住所,或称为薛荔多界(梵 Preta-loka)、饿鬼世界,...改过迁善之意。即于佛前发露己心,深自忏悔而生护法之心。此为佛教道德所最重视者,佛陀在世时即有此仪式,故于律中...又作入内供养。即于宫廷内奉请供养佛菩萨。如唐朝中宗、肃宗、代宗等帝王即常于宫内奉请供养佛菩萨,于奉请、奉送仪...(名数)三乘圣者所得之神通,有六种: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也。亦称六神通。法华经曰...为密教金刚界五部之一,或胎藏界三部之一。为手持金刚杵以标帜如来智德之诸尊所组成之部。盖诸佛之智慧能摧破诸烦恼...指每年四月八日(释迦牟尼佛诞生日)举行灌浴佛像之行事。依摩诃刹头经等诸经典及印度鹿野苑古石刻图等,释尊降诞时...【先所生起诸行灭】 p0634 瑜伽八十六卷六页云:先所生起诸行灭者:谓于先世能感后有诸业烦恼之所造作,及由先...(术语)以右手配于智慧。大日经疏三曰:左手是三昧义,右手是般若义,十指是十波罗蜜满足义。秘藏记本曰:右手辨一...(术语)金刚界贤劫十六尊中上首所安之慈氏菩萨,住于月轮,故谓为慈尊之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
随烦恼二十:言悭者,耽着法财,不能惠舍,秘悋为性。能障不悭,鄙畜为业。亦贪分也。 其中耽着法财就是舍不得把法...
照通常解释起来,人生就是人的一生。人生究竟是什么?我且来解析一下,可先分作两大干: 一、理性,理是普遍贯通的...
佛言: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即是佛。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而彻悟,即是洞见自心。他曾赞叹道:...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叫做须赖的居士,名叫须赖。这个居士他受了三皈五戒以后非常精进地修学,严持五戒,供养三宝,而...
我曾经讲过,定业要是可转,没有因果了;定业不可转,就没有人成佛了。那就是说,佛力是不是能抵得住业力?你是问我...人如果没有福报,生活上就会经常遭遇困难与挫折;相反的,有福报的人做任何事都很顺利。佛法常讲福慧庄严,福报来自...
问: 请师父开示,为我指点迷津。比如今天一整天的尘劳,想把它安定下来的时候,我就会想到水最深层部分,很奇妙,...
祖师讲:修行无别修,只要识路头,路头若识得,生死一齐休。你们自己该知道用功,不管吃饭、吃菜、吃稀饭、饮开水,...
摄决择
【阿毗达磨辞典】
摄决择者,谓由十处摄诸决择。何等十处?谓成所作决择、趣入决择、胜解决择、道理决择、论决择、通达决择、清净决择、引发决择、句差别决择、不由功用暂作意时一切义成决择。成所作决择者,谓能决择成办世间种种养命方便等。趣入决择者,谓能观察我于三乘当入何乘,云何令他亦得趣入。胜解决择者,谓由闻慧如所闻教起胜信解。道理决择者,谓由思慧称量前后所说意趣。论决择者,谓如所闻思建立问论道理,为令展转受用法乐。通达决择者,谓见道能通达谛理故。清净决择者,谓修道以能无余净诸烦恼故。引发决择者,谓胜进道以能引发胜功德故。句差别决择者,谓以二三四句等差别引发门,演说无边法义差别故。不由功用暂作意时一切义成决择者,谓如来智离先功用,于一切义暂作意时,无著无碍智见转故。
上篇:上流补特伽罗 | 下篇:识蕴 |
(名数)世有三种宜供养者,一、如来所应供养,自利利他圆满而为世之最尊者。二、阿罗汉所应供养,既尽生死之因而为...
善星
大乘金刚髻珠菩萨修行分经
饿鬼住处
改悔
归内供养
六通
金刚部
灌佛会
先所生起诸行灭
右手
慈尊月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悭者,耽着法财不能惠舍

人生之解析

憨山大师开悟的经历

【推荐】善业必须要有正确思想来引导

转定业与因果律的悖论
惟觉老和尚:修善培福

把「空性」当成休息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