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杂语)小乘与外道。又小乘即外道也。外道小乘二十种,外道中小乘外道论师是也。...见,梵名捺喇舍曩,思惟推求审详而决择事理也。一切凡夫,未阶圣道,介尔起计,悉皆是见。...(术语)十行之一。无著即无碍之义,言诸行圆融而无障碍也。...【慢结】 p1278 集论四卷十页云:慢结者:卽七慢。谓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下劣慢、邪慢。慢者:谓于下...(名数)地水火风之实四大也。此四者,周遍于一切色法,故曰大。生一切色法,故名种。...即净土宗。愿求往生阿弥陀佛净土(莲邦)之宗派。起于东晋慧远于庐山东林寺创建白莲社,发愿往生西方净土。又称莲门...亦名:不非时食戒犯缘、过午不食戒犯缘、不过中食戒犯缘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论犯四缘:一、非时,二、非时想,...【色界】 色界为三界之一,有净妙之色质的器世界及其众生的总称,位于欲界上方,乃天人的住处。此界的众生虽离淫欲...又称叹佛偈。即赞叹佛之相好功德等之偈颂。以五言、七言二种居多。佛本行集经卷四载,释尊于过去世曾赞叹弗沙佛,而...(术语)会得道理也。深密经二曰:于我甚深密意言说如实解了。南本涅槃经十九曰:解了实相空无所有。...(譬喻)佛之光明譬以月,与佛日同意。大集经五十八曰:佛月灭度后,烦恼痴诤闇世间。【又】众生之心水清,佛应现于...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准提咒持诵仪轨...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1 问题的引出:面黄肌瘦 时下出现很多饮食新理念,其中之一就包括不吃主食,以蔬菜为主的饮食原则。有两类人群持这...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后迁下邽(guī,陕西渭南)。作为唐代伟大...
《法苑珠林》记载着一个故事。 说在唐朝武德年间,在大宁的地方,有一个叫贺永兴的人,因为邻家的牛践踏了他田里的...问: 如果佛弟子转修地藏法门或其他法门,也回向功德往生净土发愿往生,临终的时候是等地藏王菩萨出现才跟着走,还...问: 请问法师,临终时阿弥陀佛来接引,但我没见过佛,怎么知道是阿弥陀佛来了呢?如果是别的佛来我认错了怎么办呢...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中,佛陀正在为人天四众说法。当时,城中有一大富长者托人四处寻访,终觅得贤良之女为妻。长者以...
仁者,以财发身。就是懂得人道的人,懂得仁义礼智信的人,悟了大道的人,他善于运用财富,就可以发展一生,能够扩展...许多人认为,做人应该内方外圆,但圆也应该要有不变的原则,如果圆得没有原则、没有范围,就会变得狡猾。 一般人认...
不还一法
【阿毗达磨辞典】
谓贪若永断者。我能保彼定得不还。如是嗔癡忿恨覆恼嫉悭诳谄无惭无愧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憍放逸傲愤发矫妄诡诈现相激磨以利求利恶欲大欲显欲不喜足不恭敬起恶言乐恶友不忍耽嗜遍耽嗜染贪非法。贪着贪恶贪有身见有见无有见贪欲瞋恚惛沉睡眠掉举恶作疑瞢愦不乐频申欠呿食不调性心昧劣性种种想不作意粗重抵突饕餮不和软性不调柔性不顺同类欲寻恚寻害寻亲里寻国土寻不死寻陵蔑寻假族寻愁叹苦忧扰恼。于此一法。若永断者。我能保彼定得不还。
上篇:不顺同类 | 下篇:不共佛法 |
梵名 Harikela。约当今缅甸国之阿拉干(Arakan)地方。据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载,由师子洲向东北,泛舟一月可至诃利...
小乘外道
见
无著行
慢结
四大种
莲宗
非时食戒犯缘
色界
赞佛偈
解了
佛月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彭鑫博士:如何吃素才能健康

持戒念佛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

牛舌与哑巴
转修地藏法门,临终是等地藏菩萨还是等阿弥陀佛
临终时怎么知道来的是阿弥陀佛
生死极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