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体达真空妙有之智慧。法华玄义卷三上(大三三·七一○下):“通教亦有三人,同以体智观界内十二因缘理。” p693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杂语)佛教有空有二宗。说法者各执其一以相竞也。苏轼诗曰:谁似龙丘居士贤,谈空说有夜不眠。...【四种业】 p0402 瑜伽九十卷一页云:有四种业:一、黑黑异熟业,二、白白异熟业,三、黑白黑白异熟业,四、不黑不...据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载,行者修禅定时有三种愚痴发相,即:(一)计断常痴相,谓行者于修定时,忽发思惟,分别我及诸...【钵所摄】 p1253 瑜伽九十九卷了二十页云:若物、虽未置于钵中;而将欲置。当知此物、名钵所摄。...(天名)此为梵天眷属。位于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之南方。此天由胜生黄金莲,于其上生梵天云,肉色,右手为拳,置...即佛典之翻译者。又作译师、译经家。例如五世纪时,将锡兰语之三藏注释书编译成巴利语之佛音(梵 Buddhaghosa),即...指真如本觉之内薰作用。据大乘起信论载,众生心中皆有本来清净之真如佛性,称为本觉,其自体具有“相薰习”之作用,...谓极小之色聚。欲界之物质中最单纯者为能生之地、水、火、风四大极微,与所造之色、香、味、触四境(声,有无不定,...楞伽,梵名 Lavkā,巴利名同。又作[食*夌]伽山、[马*夌]迦山、楞迦山。意译难往山、可畏山、险绝山。相传此山乃佛...指仅具形式之教化门,犹如庄严佛法之外在门面,非真实之佛法。如一般以六度万行为佛法,其实仍未彻入真实佛法,故称...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根者能生之义,如草木...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准提咒持诵仪轨...
我们不能真为解脱生死而修行眼前活计放不下耳,这是一个最严重的问题! 修行人的通病:世人谈及生死,鲜不悚虑;往...
做人要厚道!厚德才能载物,而且,看到厚我们就想到大地之德,传统文化效法天地之德,厚德载物就表示大地的浑厚。 ...
大家平时都知道如来佛祖这个称呼,佛祖就是如来。那么如来是什么意思?《金刚经》上面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
佛陀在魔羯提国带领着众比丘一路行化,来到了恒河边,看见一座年久失修的旧塔,崩坏得很严重,无人修补。比丘们便请...【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佛在这里非常恳切、非常悲悯地...一、 叹无常,叹无常,一叹无常好凄凉; 为名苦,为利忙,用尽机关不久长。 争名名上死,夺利利中亡; 利数名场客,...
【原文】 人能痛念生死事大,觑破一切世情,若顺若逆,总虚妄不实,过眼便是空花。独一念持戒礼忏笃信三宝之心,生...
中国著名的四大佛教名山,分别为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的应化道场。这四大菩萨随身分别带着不...
体智
【佛光大辞典】
上篇:体相用 | 下篇:体灭 |
指心王与心所。心,指眼识等之心王。心所从属于心王,系与心王相应之精神作用,旧译作心数。心王唯取对象之全体(即...
谈空说有
四种业
愚痴三种发相
钵所摄
毗纽女天
翻译家
本觉内薰
微聚
楞伽山
庄严门
六根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眼前活计放不下耳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只要一念觉悟,佛就来了

以栴檀涂塔成辟支佛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
罗状元十叹无常歌

若顺若逆,总虚妄不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