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1~824)即唐代牛头宗之道林禅师。杭州富阳人,俗姓潘(一说翁)。师尝见秦望山有长松盘曲如盖,遂栖止其上,故时人称为鸟窠禅师;其侧有鹊构巢,故有“鹊巢和尚”之称。(参阅“鸟窠道林”4844) p673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贪爱的戏论,亦即被贪爱迷惑了心窍之后所生的不正确言论。...(菩萨)梵名Ākāśagarbha,又Gaganagarbha,又云虚空孕。菩萨名。空慧之库藏,犹如虚空,故名虚空藏,包藏一切之...北周译经僧。摩勒国人。明帝(557~560 在位)初年至长安,奉敕为大蒙宰宇文护译婆罗门天文二十卷,而于武帝天和年...梵语 prāsāda, layana。即殿宇之义。又称殿堂。即指供安置佛像、讲经或修行等用途之建筑物。与塔共为构成伽蓝之主...比喻憍傲高慢之心,如说法时高耸之幢。六祖坛经(大四八·三五五中):“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 p5814...亦名:在俗从非亲尼取食戒制意 戒本疏·四提舍尼法:“(提舍尼一)在俗从非亲尼取食戒。大僧上尊,尼是下众;仰重...(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佛在给孤独园,为阿难说二咒,是但对扬阿难而说,非有别缘。...【布施摄事】 p0532 集异门论九卷一页云:云何布施摄事?答:此中布施者:谓诸施主,布施沙门及婆罗门,贫穷苦行,...指三种誓愿。(一)将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总分为三类,即:(一)摄净土愿,又作摄土愿、求佛土愿,乃有关庄严净土者;四十...【择灭非择灭无常灭三种差别】 p1375 大毗婆沙论三十一卷十二页云:复次此中应作是说:择灭、非择灭、无常灭、何差...梵语 rsabha。又作超群、胜群。指牛中之王。牛王之形色胜于其他诸牛,譬喻佛德于一切人中为最胜。[胜鬘经摄受章、...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在现实生活中,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达,作为一个居士,如何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形...
在阿弥陀佛的光明当中,娑婆世界和极乐世界没有空间的间隔,打成一片了。极乐世界也就跟娑婆世界在当处了,所以没有...问:禅语中常提到脚跟下或看脚下,它是否叫人要步步踏实,注重当下眼前,不要耽于过去或幻想未来? 师:的确是这个...
这个身就是革囊,革囊就是包着一层皮的这种厕所:我们的身体里面有种种不净之物,非常得肮脏。但是人很颠倒,这种不...
你用什么心态来念佛?你必须把你的生命完全投入到弥陀的本愿海当中,那么依止这样的心情把佛号提起来。 那么这样有...
一个净土宗的念佛人,最可怕就是说:当你念佛的时候,你对这个佛号一点感觉都没有,那你就很难把佛号念好了,它就是...感应的理论处处皆有,同样地,感应的事迹也到处都是,兹以大乘佛教修持六度法门所得到的感应来做一番说明: 布施的...
竹窗三笔序 古有容斋随笔。予效之竹窗之下。时有所感。笔焉。时有所见。笔焉。从初至再。成二帙矣。兹度八旬。颇知...
鹊巢和尚
【佛光大辞典】
上篇:鲸音 | 下篇:鹊园 |
东汉僧。西域人,性好远游而不惮艰险。东汉献帝时入洛阳,建安二年(197),翻译修行本起经二卷,此经梵本系由昙果...
爱论
虚空藏
达磨流支
堂
慢幢
村中取非亲尼食戒制意
圣六字大明王陀罗尼经
布施摄事
三愿
择灭非择灭无常灭三种差别
牛王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在现实生活中怎样当好一个居士

「莲华化生」的具体情形
圣严法师《脚跟下》

身心的污秽,才感招环境的污秽

【推荐】在忆佛念佛中破除障碍、增长福报

把佛号定位成唯一的救拔者
六度的感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