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mraksa,巴利语 makkha。心所(心之作用)之名。为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即恐名誉将堕而隐藏自己之过恶,不发露悔过之行为或精神作用。俱舍宗以之为小烦恼地法之一,十缠之一;唯识宗则以之为小随惑之一。依大毗婆沙论卷四十载,覆为贪著名利,或由无知,故覆藏自罪;为贪、痴二者之等流。又因自在起之故,乃为修道所断除之烦恼,与五受中之忧、喜二受相应。[俱舍论卷二十一、成唯识论卷六、品类足论卷三、杂阿毗昙心论卷二、顺正理论卷五十四] p661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谓人之死也,去娑婆世界而往他世界之俗语也。古通贵贱而用之。后惟限于高堂之人用之。...(术语)一切诸法无实体如幻,故曰幻者。圆觉经曰:诸菩萨先取至静,以静慧心照诸幻者,便于是中起菩萨行。...凡二卷。日本法相宗僧忠算撰。全称为四分义极略私记。收于大正藏第七十一册。系依据日本法相宗学僧善珠之“分量决”...【非黑非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 p0721 俱舍论十六卷一页云:诸无漏业,能永断尽前三业者,名为非黑。不染污故。...【玄奘】 玄奘大师,是我国的四大译经家之一,也是唯识宗的开创人。他俗家姓陈、名祎,河南偃师人,隋文帝开皇二十...(术语)五十卷,梁僧旻宝唱等集。就经律二藏中拔粹类聚者。法苑珠林之类。...(术语)胎藏界观众生之肉团心为八叶之莲华,故谓之身莲。性灵集八曰:身莲等空,二觉寂照,没驮之号也。...(一)四众之一。于阿育王时代,佛法之大众可分龙象众、边鄙众、多闻众、大德众等四类众,龙象众,又作大国众。异部宗...亦名:净地四种、四种净地 子题:檀越净、院相不周净、不周净、处分净、白二羯磨净 随机羯磨·诸界结解篇:“佛言有...(杂名)十王之第五。司掌大海底东北沃燋石下叫唤大地狱,并十六诛心小地狱。犯鬼照过孽镜后,牛头马面差鬼押入大地...即依循纯密教之法式所组织之法会仪式。为“显立”之对称。所谓显立系将显教法式用于密教;而密教之特有法会则称为密...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尔时三十三天...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
前面的安乐道讲到苦乐的问题,这一块我们全部讲完了。这个以后,谈解脱的问题,就是解脱道。三法印,有三个法来决定...
初地菩萨住于欢喜 初地菩萨有七个征象:(一)能堪忍受,能为难事,心不退没。(二)不好诤讼。(三)身心柔软安隐。(四)...问: 至心信乐如何理解? 大安法师答: 我们讲十八愿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十声佛号都能念往生,但是至心...问: 如何出爱欲海,断生死流? 大安法师答: 我们要发一种心,今生得人身,闻到佛法,走上了一条解脱道路,就得要...
貌似现在的人都有点信心爆棚,很少有人觉得不自信! 害怕失去,不敢面对现实,执着在过去等等,都是自信生不起来的...过去有一个大富翁,家有良田万顷,身边妻妾成群,可日子过得并不开心。 挨着他家高墙的外面,住着一户穷铁匠,夫妻...
我们每天要吃饭,就不能像世间人那样,我们在这个上面也要随顺佛法的净化因缘。我们不但不杀生,而且要不贪食酒肉。...慈云忏主说:极乐世界有十种乐: (1)无不常值佛苦,而有花开见佛,常得亲近之乐。 (2)无不闻说法苦,而有水鸟树...
覆
【佛光大辞典】
上篇:荐亡幡 | 下篇:覆手向下合掌 |
(术语)二吉罗罪之一。谓口出妄言绮语等恶说也。见三藏法数七。...
他界
幻者
四分义私记
非黑非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
玄奘
经律异相
身莲
龙象众
摄食界四种
阎罗天子
密立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趋向解脱的功德

初地菩萨到十地菩萨之间的境界
至心信乐应如何理解
如何出爱欲海,断生死流

对自己没自信该怎么办
面对诱惑要常淡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