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数论二十五谛中自性谛之三德,即喜、忧、闇三德。萨埵(梵 sattva),勇健之义,其体为喜。剌阇(梵 rajas),又作罗阇,尘坌之义,其体为忧。答摩(梵 tamas),又作多摩,闇钝之义,其体为闇痴。此三德初能作光明,次能作生起,后能作系缚。自性具此三德,则生一切万物,且具种种差别。[金七十论卷上、佛地经论卷二](参阅“三德”668) p660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经名)八卷二十四品。隋宝贵天竺三藏阇那堀多Jānagupta(译德志)以自译之一品与前朝之昙无谶Dharmarakṣa译,真...【近】 p0819 瑜伽五十六卷五页云:问:何义,几蕴,是近?答:远相违义。一切一分是近。 二解 显扬五卷十...(术语)二十随烦恼之一。以种种之手段,使他抱颠倒之见也。...(一)梵语 kumārabhūta。音译究摩啰浮多。为沙弥之别称。据玄应音义卷五载,究摩啰,乃彼土八岁未冠者,为童子之总...亦名:师诃责弟子法 子题:弟子恼众师为忏谢法、日三时 行事钞·师资相摄篇:“明诃责法。(一,叙如非)凡欲责他,...(杂语)僧徒和乐之园林。又禅院之丛林,丛森譬众之多。...(行事)释放羁禁之生物也。列子说符篇曰:邯郸民正旦献鸠于赵简子。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梵语 sajyamagatāni。僧炎,逆守之义;伽陀尼,令不生之义。若预先守护未犯之罪而不使生起,称为菩萨僧炎伽陀尼。...梵名 Tarka-jvālā。全称 Madhyamaka-hrdaya-vrtti Tarkajvālā。清辨着。收于北京版西藏大藏经第九十六册。为清...【垩醯掣呾逻国】 p1038 西域记四卷十七页云:恶醯掣呾逻国,周三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七八里。依据险固。宜谷麦...(名数)金刚幢菩萨十回向中第九,无著无缚回向之菩萨,以其所修之善根为五十种之回向。出八十华严三十二。...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
我们看第十七,乐如漏尽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 我们前面讲到正报的身心,...
【修行以念佛为稳当。及真歇了(禅师),谓净土一法,直接上上根器,傍引中下之流。又曰,洞下一宗,皆务密修,以净...迦旃延在阿磐提国弘法后,想回到舍卫国去听闻佛陀说法的途中,见到位妇人手持水瓶,坐在河边大声嚎哭。尊者一见,不...
一次,佛陀遇到四位孔武有力、正试着搬动一块巨石的壮汉。佛陀只轻轻地用脚一触,整块大岩石就弹向空中,裂成碎片。...
人们所乐爱及追求的,没有一样能逃离无常的腐蚀。生命也是如此。如果没有看清无常的本质,便容易将生命建构在财、色...
关于不立文字的真实含义,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讲得非常清楚,他说:所谓不立文字,并非不用文字。 不立和不用是...中国人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据...
出家也是有苦有乐。苦什么?比如得长期吃素,有的人吃肉吃习惯了,他来吃素就觉得很苦,因为没肉吃。有的人喜欢唱歌...
萨埵剌阇答摩
【佛光大辞典】
上篇:萨埵 | 下篇:萨蒂 |
(一)为唐朝所颁赠之高僧德号。太宗贞观二十年(646)七月,曾将此一德号颁予天台宗六祖智威,并封以“朝散大夫”之...
合部金光明经
近
诳
童真
诃责弟子法
禅林
放生
僧炎伽陀尼
中观心论注思择焰
垩醯掣呾逻国
五十种无著无缚解脱回向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往生到极乐后的正报身心相貌

净土是上根器所修法门
买富卖贫

是否有人比佛陀更强

即使都追求到手了,也不过是如幻梦一场

禅宗讲的「不立文字」是什么意思
别被命运拖着走,要把命运牵着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