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 Jatisena。意译为愿勇。据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九载,阇提首那原为婆罗门,执着涅槃无常,一日与阿阇世王共诣佛所请益,佛陀就其所执为说四真谛法,阇提首那即得正见而皈依佛法,由憍陈如为之剃发,下手时须发与烦恼俱落,于处得阿罗汉果。另据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二本、慧琳音义卷二十六等载,阇提首那曾造三弥叉论,广明二十五谛,并执着涅槃是无常;所说属于邪见外道。 p653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出金光明经。迷执妄情所现之相,以为实有,恰如见藤蔓而以为蛇也。...(术语)主要之道也。大宝积经百五曰:三世诸佛世尊要道。广百论释论八曰:是利自他正真要道。...又作厉声念佛。即大声唱念佛名。慈恩阿弥陀经通赞卷中,谓高声念佛有十种功德:(一)能排睡眠,(二)惊怖天魔,(三)声...亦名:受须戒净施必普周 子题:施必普周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增一云,师子长者别请五百罗汉,佛言,不如僧次一人...谓坐于树下之石上。指世尊成道之际,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端坐思惟。后世以出家修行,或随缘游化,称为树下石上。禅...三种的三昧、即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三昧是定的意思。空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法都是缘生的,也都是虚妄不实...【脱阇】 资中翻幢。熏闻云:阇,有作都音。引尔雅云:阇谓之台。而言脱者,积土脱落也。今所不取,盖是梵语故...(术语)大佛顶首楞严经四曰:方位有十,流数有三。(中略)世间祇目东西南北,上下无位,中无定方。四数必明,与世...谓佛部、金刚部、宝部、莲华部、羯磨部之诸尊法。即密教五部通用之秘观。先观本尊,安置坛上。次观吾身即印契,吾语...谓自摄与他摄。一切万法皆有自力、他力、自摄、他摄。以自力而自摄取者为自摄;以他力而为他所摄者为他摄。(参阅“...【具四功德方获四种妙陀罗尼】 p0826 瑜伽四十五卷十六页云:若诸菩萨,具四功德;方获如是诸陀罗尼;非随阙一...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
好逸恶劳或懈怠,可以说是人的通病。由于贪图安逸,往往导致心神散漫,做事就不容易成功;因为恶劳,所以急功近利,...不看不知道,世界还真奇妙!原来我们平时所讲的俗语,当初并不是现在的样子,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使它们发生了不...记得我第一次讲经时只有十三个人听,都是福严精舍的学生。那次是在新竹居士林讲《梵网经菩萨戒本》,本来是居士请我...
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这句俗语千百年来的广泛流传,可知观音信仰早已深入民间。佛国世界虽有无数佛菩萨,但观世音...
(第一天) 大和尚慈悲、常住的各位班首师父慈悲、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这次新加坡双林禅寺举行禅七,邀请本人前来...有一位父亲,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儿子成为成功的剑道家,所以把儿子介绍到身为剑道名家的朋友家去学习。 年轻人听从...
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放在了两只旧钟当中。两只旧钟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着。其中一只旧钟对小钟说:来吧,你也该工...
维摩诘居士是大乘佛法中一位著名的在家菩萨,维摩诘,意译为净名、无垢,意思是以洁净,没有染污的人。 维摩诘是古...
阇提首那
【佛光大辞典】
上篇:阇婆隶 | 下篇:阇提华 |
【共业】 p0627 集论五卷五页云:云何共业?若业,能令诸器世间种种差别。...
藤蛇喻
要道
高声念佛
别请五百罗汉不如僧次一凡夫僧
树下石上
三三昧
脱阇
流变三叠
五部秘观
二摄
具四功德方获四种妙陀罗尼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梵网经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一切善行之根本--精进波罗蜜
被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
圣严法师《面对逆缘步步踏实》

观世音圣号应何而得名

净慧老和尚新加坡双林寺禅七法会开示
学剑道的年轻人

不必去想着以后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