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与瓶同。以瓶之形状似频伽鸟而得名。佛陀以频伽瓶比喻无空之去来,无识之生灭。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二谓,譬如有人取频伽瓶来贮藏空而行千里,开孔倒瓶,而不见空出。如是虚空,非彼方来,亦非此方入,识、蕴亦复如是;故知识、蕴虚妄,本非因缘,亦非自然性。 p636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世俗正智】 p0510 大毗婆沙论九十七卷十页云:云何世俗正智?答:五识相应善慧,及意识相应有漏善慧。五识相应善...(人名)Apratimukha,王名。译曰端正。见贤愚因缘经八。...禅宗公案名。仰山慧寂随分道破无限万机之文字,超越文字、形象,而处处显现真理本相之公案。据从容录第七十七则载,...戒法之本源,即指信德。盖戒法乃衍生自众生心性本具之信德;此一信德为一切行为之首,更为众德之本,故谓信为戒法之...【声闻独觉成熟差别】 p1394 瑜伽三十七卷二十五页云:如说声闻、独觉、亦尔。何以故?道与声闻同种类故。而此独觉...【薯欲过失略有八相】 p1356 瑜伽六十一卷二十一页云:复次诸欲过失,略有八相。一、少味多苦,多过患相。二、他所...(术语)大乘之中,分权实之二,立一切皆成佛之宗,为实大乘,不然者为权大乘。盖华严天台等为实大乘,法相三论为权...(名数)八大灵塔名号经曰:一、佛生处,迦毗罗城龙弥你园。二、成道处,摩迦陀国泥连河。三、转法轮处,迦尸国波罗...(术语)对于前分华严而言,天台家所谈,即谓佛成道三七日后,至鹿苑涅槃时,对一类顿大之机所说之华严法门也。法华...(经名)三卷,唐不空译,宝楼阁经三译之一。...亦名:施一食过受戒制意、一食过受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施一食过受戒三十一。然笃信居士,割舍...(印光大师校印本)...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问曰:若有十方无量诸佛及诸菩萨,今此众生多堕三恶道中,何以不来? 答曰:众生罪重故,诸佛菩萨虽来不见。又法身...无论是在家庭里或是在工作场合中,我们常常都会听到抱怨的声音,有的是抱怨配偶不体贴、孩子不听话,有的则是抱怨老...曾经读到这样一个故事:大哲学家柏拉图曾带着他的七个徒弟来到一块麦田前,对他的徒弟们说:你们现在从这块田地里走...乘车时遭遇交通堵塞,不知何时才能通过下一个路口;孩子不听管教,让往东偏往西;下属交来报告,却和自己想像的完全...我们这个世间众生修行的一个普遍的现象,不真诚,虚伪。虚伪是凡夫众生都具有的。所以修行一定要有真实心。 《观经...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鬼王。名曰主命。白佛言。世尊。我本业缘。主阎浮人命。生时死时。我皆主之。在我本愿。甚欲利...
我们看《百法明门论》这个贪烦恼,什么叫贪呢? 以染着为性、生苦为业。贪能够生起痛苦。譬如说,你现在看到有人去...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如来金口无虚语,历历明文尚具存。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 一个修行人从初发心到...
频伽瓶
【佛光大辞典】
上篇:颊车如师子相 | 下篇:频婆娑罗王 |
(术语)梵语驮耶演那Dhyāna,译为静虑。七种定命之一。此静虑有生定之二种,为生于色界四禅天,修其禅定,谓之四...
世俗正智
阿波罗提目伽
仰山随分
戒源
声闻独觉成熟差别
薯欲过失略有八相
权大乘
八大灵塔
后分华严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
食处过受戒制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众生堕三恶道中,佛菩萨为何不来救拔
圣严法师《感谢抱怨的人》
学会放弃
愤怒让全身「中毒」8招灭怒火
有虚伪心,修行永远得不到利益

饮酒食肉,能令子母不得安乐

【推荐】痛苦是从执着而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