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恬静寡欲。又作澹泊。说文解字解释憺为安,憺然安乐之义;怕又作泊,无为之义。广雅解释憺怕为寂寞或恬静之义。景德传灯录卷五之六祖慧能章(大五一·二三六中):“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其中“虚融澹泊”一语,即表示远离一切偏见妄执、自由自在之状态,亦即指悟之境地。 p622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名数)瑜伽师地论所说。为布施等之福业,应其福之多少,而生于下之八处如人中之富贵,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术语)死亡五众之遗物也,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为五众,就此五众之遗物而分轻重,三衣等之轻物以...【正思】 p0497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十页云:复言:世尊!云何正思?世尊告曰:谓于三宝已得证净为所依止,于彼功...无学者,言学道圆满,更无修学也。无学位者,谓断至第七十二品解脱道时,证五分法身(见后文),名罗汉果。 此...(杂名)佛说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经中所说之陀罗尼也,经中说诵此陀罗尼者,则增寿命满百岁。敕修清规...(术语)他之世界。法华经宝塔品曰:移诸天人置于他土。...指七种舍凡性而入正性之小乘圣人。又作七士夫趣、七丈夫。据天台四教仪集注所载,即:(一)随信行,谓钝根之人依他生...【恶说】 p1157 瑜伽八十九卷八页云:于不顺言,性不堪忍;故名恶说。...【正心住】 修唯识行历经四十一阶位,此为初十位的第六位,又作行登住。谓成就第六般若,故非仅相貌,且心亦与佛同...(物名)瓦雕经文为永传而埋置土中者。...【触处】 p1449 瑜伽五十六卷十四页云:触处者:谓与触俱,或能无间引发诸触、随顺于触、所有触处。 二解 五蕴论七...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
北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989 ~1052),字希文,江苏吴县(1995 年撤县并入苏州市)人,卒谥...问: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或时做善事或时读诵大乘经典,以回向祈求福报来临。但是有的求得到,有的求了一点点感应...
五观心治者。不带想息直观于心。内外推求。心不可得。病来逼谁谁受病者。六方术治者。术事不知则远。知之则近。如治...
那些在修行路上曾有过的障碍,其实没什么大不了,我发现其实凡事忍耐、心中有佛就能挺过去。 打佛七要能忍,克制想...
(圆涛法师白话译) 【原文】 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由迷真逐妄,背觉合尘,全体转为烦恼恶业。因兹久经长劫...有个人的好友住在另一座城市,虽然相隔三十里,他每年必定举家到朋友那里访问一次,连小狗都带去。 好景不长,有一...103岁的本焕长老豪言要活到120岁 我还是个小和尚 晨曦载曜,万物咸睹,清晨的弘法寺空灵而清静。仙湖植物园内清脆悦...
三法印跟实相印,理论上的统一前面讲过了,在实践上也就是行持上,也是统一的,怎么说呢?三法印即三解脱门,皆能证...
憺怕
【佛光大辞典】
上篇:憨山 | 下篇:燋炷十地 |
(名数)一、悉昙字记。二、悉昙十二例。三、法华梵释。四、真言句义钞也。...
八福生处
亡五众物
正思
无学位
无量寿咒
他土
小乘七圣
恶说
正心住
经瓦
触处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范仲淹行善积德,换来八百年子孙福报
所求不能如愿还要继续祈求吗

心不可得,病来逼谁,谁受病者

今生忍耐,报尽即生西方

《净土法门普被三根论》白话译
言归于好
本焕老和尚:未成佛道,先结人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