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 Tejorā?i。为具有如来无见顶相功德之“五佛顶”之一。意译作火聚佛顶、光聚佛顶、放光佛顶、火光佛顶,于“秘藏记”作高佛顶。此尊身呈黄色,左手执莲花,上有如意宝;主以光明摄聚众生之德。[大日经疏卷五、大日经义释卷七、秘藏记卷末] p629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全一卷。隋代吉藏述于扬州慧日道场。又称华严经游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五册。本书乃立于三论宗之立场,由化主、化处...禅林用语。乃带有讥讽意味之用语,意指你们看看这个不明宗旨之人。你,指会下之大众。者,与“这”字同。瞎汉,指不...指色界的四禅天和无色界的四空处。...(真言)神咒名。译曰众生五欲淤泥卧提拔令出三界。见陀罗尼集经二。...【知心差别智通】 p0819 瑜伽三十七卷十二页云:云何诸佛菩萨知心差别智通?谓佛菩萨,以他心智,遍知十方无量...果上的人。有三种,即佛、辟支佛、阿罗汉。...(书名)具名成唯识论义蕴。十卷,唐开元寺道邕作,释唯识述记。...【诸受欲者于现法中有三种义】 p1363 瑜伽七十一卷二页云:复次诸受欲者,于现法中,有三种义。一、追寻财宝,二、...指莲花,即以莲花比喻佛之正觉。又作正觉花。佛之正觉,出离杂染烦恼,果智朗然而无垢;犹如莲花之出于淤泥,却微妙...(名数)迷界三道也,即惑业苦之三道是。...【五根与三十七觉品法相摄】 p0290 瑜伽五十七卷二十二页云:问:五根、三十七觉品法,为五摄三十七?三十七摄五耶...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金光明最胜王经...大悲咒修持仪轨...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为比丘们开示:长期于外地游身行化的人,在修行上有五种困难和障碍,是哪...
宿业现前,怕之岂能消灭?惟其不怕,故正念存而举措得当,真神定而邪鬼莫侵。否则以邪招邪,宿怨咸至。遇事无主,举...身为佛教徒,对祸福吉凶,要抱著何著心态来正见它?对风水地理,又该存何种态度以待? 身为正信佛教徒,若遭遇到祸...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缘,看了一本介绍弘一大师的书,从而接触到佛教,一下子明白了,人生应该着意的地方...我们做事情要有效率,但并不是急着追求效率,面对工作的态度是「要赶不要急」。在可利用的时间之内,衡量自己的能力...各位听众!农历的七月,月大三十,月小二十九。这七月末后的一天,相传是地藏菩萨的生日。实在地说,这一天不是他的...
一念的妄动,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是从现实的角度,你不能让你的心不动,你做不到。因为你已经动了,这个刹车刹不...问: 近来有一助念团很有影响,据说很多生前不信佛或者横死的人经过其助念,也能额头发热。请问,这能不能证明亡者...
谛殊罗施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亲缘 | 下篇:谛善巧 |
【荃提】 荃,谓荃草,出昆仑山。提,谓可迁徙提挈也。见经音义。...
华严游意
你看者瞎汉
八天
乌啄支富敷
知心差别智通
果人
唯识义蕴
诸受欲者于现法中有三种义
正觉华
分段三道
五根与三十七觉品法相摄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不多游化之人有五种功德

宿业现前,怕之岂能消灭
佛教徒对风水地理,该存何种态度

明海法师自述出家的心路
跟工作压力说再见
南亭和尚《地藏菩萨本迹因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