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种羯磨(永摈羯磨、调伏羯磨)之一。指比丘犯法而未曾忏悔,则凡饮食、坐起、言语、一切僧事皆不得与众共之,以调停摄伏犯者,使其知过悔改,求僧忏,不复犯罪。[毗尼母论卷二](参阅“二种羯磨”238) p616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凡人之心情也。华严玄谈四曰:极位所承凡情难挹。诸经要集序曰:凡情闇短,器识昏迷。...【趣入决择】 p1327 杂集论十六卷六页云:趣入决择者:谓能观察我于三乘当入何乘。云何令他亦得趣入。...(术语)法华经方便品曰:如来知见广大深远,无量无碍,力无所畏。禅定解脱三昧,深入无际。...(杂语)敲钟作响,以召集僧,或报时也。...亦名:白同利食前后入聚落法 子题:施衣时 随机羯磨·杂法住持篇:“白同利食前后入聚落法。尔时罗阅城中众僧大有请...乃四种授记之一。谓尚未发菩提心即授与成佛之预记。盖有众生往来五道,诸根猛利,好乐大法,虽然尚未发起菩提心,但...【行苦】 为三苦之一。行是迁流之义,因一切有为法迁流三世,而无刹那常住安稳;见诸法无常,而感逼恼,称为行苦。...云何慧波罗蜜多相?谓诸菩萨安住,菩萨法性菩提心为依止,以悲导心起一切种身语意业自在用时,所有一切诸法简择复次...(术语)谓空,无相,无愿,三种之禅定也。此三者为涅槃之门户,故名。俱舍论二十八曰:于中无漏者名三解脱门,能为...【所作】 p0733 瑜伽十三卷二十页云:云何所作?谓八种所作。一、灭依止,二、转依止,三、遍知所缘,四、喜乐...(杂语)奉衣服等于所事之本尊也。瞿醯经中曰:诸尊一一奉施上妙新净衣服。...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
说到《六祖坛经》大家都很熟悉,有敦煌本、惠昕本、曹溪原本和宗宝本四个版本,虽然内容稍有差异,但是主旨基本相同...
有一位牧师的女儿,她天生就是一位脑性痲痹患者,全身不能正常的活动,且无法言语。但她却靠着无比的毅力与信仰的扶...
即使雨水纷纷,寒风彻骨,大家也不避艰辛地插秧,为了何事呢?昔日百丈惟政禅师向大众说: 你为我开田,我为你说大...目犍连尊者的弟弟是城中的大富长者,他的金银财宝、仆从、奴婢多到不可称计。一天,尊者为了度化弟弟,来到他家:弟...
经文:若有断者,名菩萨行,名真持戒,名为贤士,名佛弟子 能断贪爱的,才是真的学菩提道,是佛弟子。 经文:财色二...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告诉我们,修行不是苦的。在《未曾有因缘经》中,释迦牟尼佛曾明确地指出,这个世界的因果原则,是...
在净土宗,当我们提起佛号的时候,我们生命当中会出现两种力量:一个是佛陀的加持力,一个是我们心灵的开创力,佛力...
问: 怎样才算真信切愿?是不是不必身劳形苦的念佛,也可以往生?看到法师念佛时很享受,可是弟子怎么觉得安住在佛...
调伏羯磨
【佛光大辞典】
上篇:调伏 | 下篇:调御丈夫 |
三藏法数云:十八界,界即界分,谓众生心色俱迷者故。大圣教门,开色为十界,开心为八界,令其观此色心二法,皆从虚...
凡情
趣入决择
无际
打钟
食前后入聚落白法
未发菩提心授记
行苦
慧波罗蜜多相
解脱门
所作
佛布施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在《六祖坛经》中参悟人生三重境界

我只看我有的,不看我没有的

坐卧不知元是道,只么忙忙受苦辛
布施获福无量

能够远离财色,就超脱了世间种种苦果
修行不是苦的

从点状的佛号,提升到片状的佛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