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慧比喻利剑,谓智慧能断除一切烦恼魔障,故称慧剑。据维摩诘经卷下(大一四·五五四中):“以智慧剑,破烦恼贼。”永嘉证道歌(大四八·三九六中):“大丈夫,秉慧剑,般若锋兮金刚焰,非但空摧外道心,早曾落却天魔胆。” p605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杂名)Vāri,又作婆利、波利。水之别名。涅槃经十三曰:或言婆利。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婆梨,此云杂药和。水名也...(一)寺院之别称。有独立之堂舍;也有附属大寺院之堂舍。前者如唐代桂琛之漳州罗汉院、宋代汾阳太子院;后者如唐玄奘...行事钞·持犯方轨篇:“就位,无学人德圆,故戒行胜;三果企求未息,戒行为劣。内凡、外凡,相望渐弱。” 资持记...(334-416) 1、东晋高僧,居庐山,创立莲社,弘扬净土,为净土宗之始祖。雁门楼烦(山西崞县)人,俗姓贾,为...(术语)开智悟理也。法华经序品曰:照明佛法,开悟众生。八十华严经四曰:开悟一切愚闇众生。出曜经二曰:欲化彼人...(术语)能立与能破也。以宗因喻之三支,成立自义,谓之能立。就敌者所立之三支,指斥其过非,谓之能破。能立能破皆...【四种诸烦恼断】 p0454 瑜伽十四卷八页云:又有四种修习道果诸烦恼断。一、见所断烦恼断。二、修所断下分结上中品...乃指三界九地各有九品思惑,合计为八十一品惑。三界总有九地,即欲界、四禅、四无色。其中欲界具有四种修(思)惑(...意指现实之差别事象。以佛教哲理而言,万法可大别为诸法之本体与千差万别之现象,本体为“里”,现象为“表”;本体...【一法中道】 指于一法上论非有非空的中道妙理,此为唯识宗所立中道之一义。与‘三性对望中道’对称。唯识宗以遍计...指不作礼拜。禅苑清规卷九沙弥受戒文载(卍续一一一·四六二上):“出家之后,礼越常情,不拜君王。”关于出家者礼...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附梁录 夫修善福臻,为恶祸徵,明理晈然,而信寤者鲜。既共生此...佛说疗痔病经...(印光大师校印本)...普贤菩萨,梵音名号Samantabhadra或Vishvabhadra。音译三曼多跋陀罗菩萨、三曼陀菩萨。又作遍吉菩萨。我国佛教四大...
《大悲咒修持仪轨》是根据《大悲心陀罗尼经》制定的,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大悲咒修持法和大悲水加持法,第二部...找不到生活的意义: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说过,幸福不只在于有多少钱,而是在于有成就的喜悦和创造的兴奋。不要被朝...
韦驮菩萨简介 韦驮菩萨,又称韦陀天,是佛教护法神之一。 韦驮菩萨形像大多为身穿甲胄的雄壮武将,手持金刚杵。持杵...
这个精进有两个内涵:第一个,专一;第二个,相续。但我个人觉得相续更重要。我自己在佛学院做教务主任的时候,我很...一、舍小智小仁小勇 大家都知道佛法难闻、难遇,闻到佛法能修行也很难。在无数人中,诸位总算有幸闻到佛法,也有信...
人当在出生的时候,就已决定了死亡的命运。所以,生的情景未必可喜,死的情景也未必可哀。 以佛法来说,若不出离生...
要成功任何一件事,都必须因缘具足,用现代话来讲,就是要具备充分而必要的条件,学佛这件大事更是如此。所以学佛的...
慧剑
【佛光大辞典】
上篇:慧障 | 下篇:慧影 |
一、业感缘起,众生由惑造业,由业感果,由果又起惑造业,所以一切万法皆由业力的招感而生起,这是小乘教之主张; ...
婆梨
院号
二持就位优劣
慧远
开悟
立破
四种诸烦恼断
九地九品思惑
傍位
一法中道
不拜
【大藏经】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普贤菩萨名字的由来

大悲咒修持仪轨
你为什么不快乐

【推荐】执杵摧邪,护法安僧的韦陀菩萨

偏激式的修行没办法持久
妙莲老和尚:大智大勇

【推荐】人死后有三种力量决定他的去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