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烦恼之通称。尘埃能附著于他物,并染污之;而烦恼能垢染心,故经中常以尘垢比喻烦恼。注维摩经佛国品(大三八·三三八中):“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又,注云(大三八·三三八下):“肇曰:‘尘垢,八十八结也。’”据不动经载,以智慧火,烧诸障碍,亦以法水澍诸尘垢。 p576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为我国古代僧官之最高位者。僧纲之最高阶位分为三种,三种中最上位之职位,称为大僧正。梁武帝普通六年(525),敕...(传说)智度论二曰:佛既入灭,摩诃迦叶欲结集三藏,议言谁能结集毗尼法藏者?长老阿泥卢豆言:舍利弗有好弟子,名...谓一时之间即为无量劫。盖如来智境圆融,延促无碍,故能促多劫为一时,延一时为多劫。 p63...【四十八无明】 p0447 品类足论五卷三页云:有四十八无明。谓见灭所断邪见相应无明,见灭所断疑相应无明,见灭所断...Zhaolun 中国佛教论书。1卷。后秦僧肇著。僧肇在世时曾撰佛教论文数篇,阐述般若义旨。南朝梁、陈之间,经人汇...(杂语)识者识心,心法也,神者神魂也。无量寿经下曰:魂神精识。三论玄义曰:识神俱表。...(譬喻)苦世界也。娑婆满苦痛故名。天台观经疏曰:夫乐邦之与苦域,金宝之与泥沙。...(术语)如来之身口意三密各无量无边而无边际,故称为三无尽庄严藏。大疏一曰:所谓庄严者,从一平等身,普现一切威...【减相】 p1187 瑜伽十一卷二十三页云:云何减相?谓轻安定退减陜小所思惟相。...开山立寺始创基业的人。...(佛名)四缘觉之一。麟喻独觉也。在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上行北端第八位。密号曰清冷金刚。形瘦,色黄白,左掌向外,...僧伽吒经...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
疏文 举名者,佛有无量德,今但四字名号,足以该之。以弥陀即是全体一心,心包众德,常乐我净,本觉始觉,真如佛性...
在我们生命当中最麻烦的就是感受的问题,感受问题。那么感受是从什么地方而来呢?就是我们本来是没有感受的。 佛陀...
凡夫众生根基陋劣,慧浅信薄,通常对佛法难以生起决定的信心。因为我们凡夫对世界的认识与佛经的内容常有出入,而流...
地藏王菩萨有这种神力,反过来说,应当使一切众生永取解脱了、永远不再受苦,也就是说他证果了,乃至于只证得二乘也...
二明欣愿行者,复有二种。一者先明求往生之意,二者观彼净土庄严等事,欣心愿求。明往生意者,所以求生净土,为欲救...所谓出世就是超过和胜出般世间的意思。佛教的出世生活不是要我们离开人间,到另外的地方过生活而不问世事;也不是要...
亲近善士 学佛依止考察善知识,要有证德像恵能大师这样的,有教德玄奘法师这样的,有达实性德像虚云老和尚这样的,...
朋友来喝茶聊天,问说:觉得什么样的生活最好? 我说:无事最可贵。 朋友不明其意,说:既然无事最可贵,又何必忙着...
尘垢
【佛光大辞典】
上篇:尘刹 | 下篇:尘洲 |
【根本无分别智有三种】 p0924 摄论三卷十页云:根本无分别智、亦有三种。谓喜足、无颠倒、无戏论、无分别差别...
大僧正
憍梵波提入水定涅槃
一时一切时
四十八无明
肇论
识神
苦域
三无尽庄严藏
减相
开山祖师
旃檀香辟支佛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大藏经】【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信此六字洪名,乃一切佛法行门之总持陀罗尼

不要跟着感受走

在科学时代如何生起对佛法的信心

地藏菩萨为何不能让众生永取解脱

发菩提心与求生净土有互相增上作用
四种出世的思想

心开意解(法语短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