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代僧。西印度人。生卒年不详。于咸和(326~334)初年来中国,初住杭州时,见其地山岩秀丽,遂建灵鹫、灵隐二刹。师常晏坐于岩中,故世人称其处为理公岩。[释氏稽古略卷四、浙江通志] p604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八大菩萨曼荼罗经》,一卷,唐代不空译。是说观自在菩萨等八大菩萨曼荼罗的供养观行法,是早期密教中的事部密法。...罗睺罗,为释尊未出家时,与耶输陀罗所生之子。据杂宝藏经卷十载,耶输怀妊六年,于佛成道之夜始生罗睺罗。诸释迦族...又名八敬法、八尊师法、八不可越法、八不可过法等,简称为八敬,因为都是规定尼众要恭敬和尊重比丘的事,所以后人称...(名数)一真法界无差别也。起信论所谓真生未分之一心是。...比喻不得要领之回答。又作顺环答。俱舍论卷八(大二九·四一下):“今此所言同缚马答,犹如有问:‘缚马者谁?’答...(名数)法华经分别功德品就如来灭后之弟子,说五品之功德。得此五品功德之位,圆教之八位,为第一之五品弟子位。同...华严经所说十种智之一,即证入法界无碍理的智慧。...【解脱蕴】 p1235 集异门论七卷四页云:解脱蕴云何?答:如薄伽梵、于辩三蕴记别经中,作如是说:苾刍当知;我说学...(术语)佛寺也。佛祖统纪三十五曰:诏报曰: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图之仁祠。释门正统三曰:精舍所踞,号曰仁祠。...亦名:忏六聚法篇 子题:二种智、忏摩、忏悔 行事钞·忏六聚法篇:“忏六聚法篇第十六。(一、叙来意)(一、叙意引...(术语)于法中随取二法,互相问时,依止前法以答所问:谓为顺前句。例如问子由女子生者耶?女子生子者耶?答言子固...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从前有雄雌两只鸽子,住在一个巢里。秋天果子熟的时候,它们捡来果子装满了一巢。后来果子风干体积减少了,只剩下了...别人是你自己最好的一面镜子。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你替别人着想,考虑别人的方便,别人也会替你着想...一、真正做到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使自己能尽最大的努力修好十善业,积累往生的福德资粮。 同时可以防止辛苦修积来...
汝等当知,食肉之人,纵得心开,有多闻的智慧、少分的禅定,皆大罗刹。---《楞严经》 就是你吃肉吃久了,酒肉穿肠过...
问: 如果对世间的妻子儿女、财产、事业等等还有留恋之心,但同时也很想往生极乐世界,这样的人能往生吗?若到了临...
求福报的因与缘 其实我们怎样求福报,大家要知道。 有些人说:哦,很简单。有个上师过来,有个活佛过来,我去求一个...
最有智慧的人,是最懂得聆听的人。器量狭小的人,就像那些窄口瓶一样真正有智慧的人不用多说,即能正确传达思想;愚...
头七与佛教有什么关系?从佛教教义角度看有无相应说法?超荐法会对于亡者有何益处? 说起头七,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佛...
慧理
【佛光大辞典】
上篇:慧球 | 下篇:慧皎 |
【颇梨】 或云塞颇胝迦,此云水玉,即苍玉;或云水精,又云白珠。刊正记云:正名[(宰-幸)/卒]坡致迦,其状似此...
八大菩萨曼荼罗经
诸释子以火聚验罗睺罗
八敬戒
一真如
缚马答
五品
法界无碍智
解脱蕴
仁祠
行事钞忏六聚法篇第十六
顺前句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梵网经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二鸽喻
学会换位思考
修行人为什么要少语止语

食肉有什么过失

对世间有留恋,但也想往生,这样能往生吗

求福报的因与缘

智者思而后言,愚者先言而后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