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以唯说无听、唯听无说,说听双存、说听双寂四句,分别佛之说法与众生听法之相。语出澄观之华严玄谈卷七。此四句有同教与别教二种,就同教而言:(一)唯说无听,谓佛之真心之外,别无众生,以众生之真心即佛之真心,故所说之教,唯佛之所现。(二)唯听无说,谓众生之心外,更别无佛,以佛之真心即众生之真心,故所说之教,即众生之自现。(三)说听双存,谓佛之真心显现时,不妨碍众生之真心显现,故说听双存,二教齐立。(四)说听双寂,谓佛即众生,故非佛;众生即佛,故非众生;互夺双亡,故说法者无说无示,听法者亦无闻无得。以上系针对同教所作之解释,属事理无碍之说。次就别教而言:(一)唯说无听,谓众生全在诸佛心中,则果门摄法而无遗,故所说之教,唯佛之所现。(二)唯听无说,谓佛全在众生心中,则因门摄法而无遗,故所说之教,即为众生之心所自现。(三)说听双存,谓众生与佛互在,各实而不虚,则因果交彻,随一圣教,全在二心,故众生心中之佛为佛心中之众生而说法,佛心中之众生则听众生心中之佛说法。(四)说听双寂,谓众生全在佛时,则与佛同,而非众生;佛全在众生时,则与众生同,而非佛;两相形夺,二位齐融,则随一圣教,俱非二心,故佛心中之众生无听,众生心中之佛亦无说。以上系就别教所作之解释,属事事无碍之说。[大明三藏法数卷十四] p592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指无从置答之疑难问题。如向人发难问,使其不得语,亦不得不语,则称此难题为蒺藜论。杂阿含经卷三十二记载,昔时外...【五相不如理思议极微】 p0287 瑜伽五十四卷十二页云:问:何故说极微,无生无灭耶?答:由诸聚色,最初生时,全分...又名体具、理具,就是从本以来就有的意思。...(杂语)食时之咒愿曰唱食。唱食之咒愿之谓也。见象器笺十三。...(杂语)思量识别诸事理曰分别,是为心心所之自性作用,故以为心心所之异名也。法华经曰: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发智论...【无分别智异熟】 p1082 世亲释八卷十六页云:乃至未得佛果已来,无分别智、于何处所感异熟果?诸菩萨异熟、于佛二...密教依释摩诃衍论而立者。前之八识,与唯识所立不异。第九识之一切一心识,又曰多一识,是真如随缘,而为有情非情。...(地名)佉罗提耶山之略,地藏菩萨所居。地藏菩萨仪轨曰:尔时释迦牟尼佛,在佉罗提耶山与无量诸地藏菩萨俱。性灵集...(物名)以珠交错造幔,其形如垂露者。无量寿经上曰:以真珠明月摩尼众宝,以为交露,覆盖其上。...【随顺依处】 p1368 成唯识论八卷一页云:十一、随顺依处。谓无记染善现种诸行,能随顺同类胜品诸法。卽依此处,立...如来喜,梵名 Tathāgata-muditā,音译怛他誐多母你多。为密教胎藏现图曼荼罗释迦院外列,位于佛北方第八位之菩萨...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莫(mo)悉(xi)怛(da)哩(li)野(ye)地(di)尾(wei)迦(jia)南(nan) ...(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问: 一位师兄看到《大悲心陀罗尼经》中若诸人天诵持大悲章句者,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授手,欲生何等佛土,随愿...
现在各大旅游区风景点也被过度开发。本来去旅游去登山,主要为了健身、领略大自然;而现在人们到景点不是去体验爬山...有一个自认为在学修方面都是全才的小和尚,到各地寺院参学屡屡碰壁,他一直找不到理想的道场来施展自己的抱负。他觉...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应该此时呢看到我身后的这块著名的石头,也是来普陀山的必到之处,就是磐陀石。 磐陀石安坐在...目犍莲尊者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他以神通第一着名。普通人不能看见、不能听到、不能做到的事情,他都能够看到、听到...
在佛家中,有字数最少的一本经。它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 《心经》共268字。正文260字,题目8字...
四依法很重要。一、依法不依人。二、依义不依语。三、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四、依智不依识。 什么叫依法不依人呢?不...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练习养成随时摄心的习惯,我们常说的平常用功,其实就是随时随地的摄心。摄心,不是把心紧绷起...
说听四句
【佛光大辞典】
上篇:说听方轨 | 下篇:诲机 |
(修法)息灾之修法是真言四种坛法之第一。消灭天变地异兵火饥馑疾病横死等灾害之法也。此法以用佛部之尊为通规。补...
蒺藜论
五相不如理思议极微
性具
唱食
分别
无分别智异熟
十识
提山
交露
随顺依处
如来喜菩萨
【大藏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持大悲咒可以往生西方吗

对自然界心存敬畏
是珍珠终归会发光

普陀山的「磐陀石」表何法
严禁神通

常持诵《心经》,身心皆可发生改变

佛教的四依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