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韩国汉城道峰区。为新罗景文王二年(862)道诜国师于三角山所创建护国祈愿之道场。此一护国祈愿之传统代代相传,至李朝李太王光武八年(1904),因社会群情之反映,本寺遂正式成为国家祈愿之本刹。 p565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天名)持华鬘之天众也。占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院之一位。秘藏记下曰:持鬘天,白肉色,持华。大部补注五曰:若部有...(术语)观法之名。一观色为苦,二观色为集,三观色为灭,四观色为道,五观色为爱味,六观色为过患,七观色为出离。...赞叹诸佛与历代祖师功德之偈颂。法华经法师品(大九·三一中):“此中已有如来全身,此塔应以一切华香、璎珞、缯盖...(菩萨)观无量寿经曰: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亦略称大势。隋炀帝文曰:...(术语)声闻缘觉乘欣乐涅槃寂灭之种性也。二教论曰:寂种之人,膏肓之病,医王拱手。...【三性与四谛相摄】 p0211 成唯识论八卷二十二页云:三性、四谛、相摄云何?四中一一,皆具三性。且苦谛中,无常等...亦名:漏失戒缘起、故失精戒缘起 含注戒本·十三僧残法:“佛游舍卫城,迦留陀夷欲意炽盛,身色瘦悴。独处一房,好...命终及趣生之相,言之至繁,兹略出之。 一、饿鬼业尽生天相 终时不患饥渴,见饮食唯以目视,见可乐即便往趣。...(术语)谓无有过于此者。善见律一曰:无上者。诸法无能胜也。华严大疏钞十三曰:无有能过者,故号为无上。净土论注...【起】 p0937 瑜伽十卷九页云:云何起义?谓诸缘和合之所引摄、新新生义。 二解 如生支差别中说。 三...凡八卷。清康熙年间,摄山栖霞寺住持楚云命门人纂志稿八卷,陈毅复为重纂;乾隆年间,汪志伊取陈稿略加删补,经钱大...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
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文念生死苦》中云:粪秽丛中,十月包藏难;脓血道里,一时倒下可怜!少也可知,东西莫辩;长...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本焕老和尚,是当今硕果仅存的绝世高僧。今年阴历九月二十一日(10月17日),迎来了他105虚岁...问: 有同修说戒律不是随便学的,犯盗法戒、犯盗法罪,没有受菩萨戒就不可以看《梵网经》,不让学是怕拿戒去挑别人...
《八大人觉经》上有句话说: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为什么叫生死疲劳呢?就是说生了又死,死了又生,不断地轮回,没完...
经典上讲: 汝坐道场。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动静不移。忆忘如一。 就这动静不移,忆忘如一八个字...
一个人生到世间上来,他是有他的标准的。给他吃的东西应该是五谷、蔬菜,不应该吃动物。因为动物也是一个生命,一个...
到佛门里来,第一个破的就是这个我,就是为破这个我来的。所以在古代,我们以前的寺院规矩就是这样,好好地到寺院来...
心光明,照己之过 曾国藩说:人之所以欺人者,必心中别著一物,心中别有私见,不敢告人,而后造伪言以欺人,若心中...
道诜寺
【佛光大辞典】
上篇:道诜 | 下篇:道宁 |
(一)通晓经典或善于读诵经文、讽吟梵呗之僧。在印度,原指通晓经典之僧侣。四分律卷十三第二十九单提法条,解释教化...
持鬘天
七处善
歌颂
大势至
寂种
三性与四谛相摄
故出不净戒缘起
略说命终及趣生相
无上
起
摄山志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无常大鬼常随身间
105岁「佛门泰斗」谈养生与修心
没有受菩萨戒就不可以看《梵网经》吗

多欲为苦,生死疲劳

定境到了一定程度,这一切的障碍都不存在了

修行要了生死,不要做颠倒事

有这样的姿态才叫学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