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adhimukti-caryā-bhūmi。又作解行住、胜解行地。为菩萨修行阶位之一,七地之一,十二住之一。即依解而修行,未证真如之地前三贤菩萨之阶位。亦即入于初地以前,由思惟力方便而习得一切善根之位。[菩萨地持经卷三、成唯识论卷九](参阅“六种住”1301) p559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心异熟法】 p0351 品类足论六卷五页云:心异熟法云何?心异熟十一处少分,除声处。...又作闻经十益。据华严经疏卷一载,听闻华严经有十种益,即:(一)见闻益,谓见闻如来常说遍说此大经,佛佛道同,法应...有者三有、二十五有,言三界之生死。如来为破三界之生死而出世,故称之为破有之法王。法华经说:破有法王,出现世间...古代印度诸外道之一。主张万物非依因缘而系自然所生者。为大日经所说三十种外道之一,与无因外道相同。据注维摩诘经...菩萨之旧译。系指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修六度万行之大乘众。[三教指归卷二](参阅“菩萨”5209) p4354...(一)注释、分析字义,解释义理。又泛指解释义理之书籍。 (二)了解意义与义旨。此外,禅林中以“义解禅和子”斥指仅...【称】 p1296 集异门论十八卷八页云:云何名称?答:诸不隐背正现在前,不诃不毁,不骂不辱,称赞叹美,亦复揄扬;...(术语)数论二十五谛之一。冥诸者自性之异名。...【有矫】 p0537 瑜伽六十二卷一页云:云何有矫?谓于增上戒,毁犯尸罗;或于轨范,毁犯轨范。由见闻疑他所举时...亦名:说欲不须牒缘 资持记释云:“不牒缘中,古本羯磨欲并称缘;恐后疑执,故此问破。此欲词者,指上义设。人语者...谓有一类。若亲教亲教类。轨范轨范类。及余随一尊重可信。往还朋友。如法告言。汝从今去。勿坏身业。勿坏语业。勿坏...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印光大师校印本)...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之第三十九愿:受乐同于漏尽愿 第三十九受乐同于漏尽愿,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往生到我刹土当中的...
有一个道友问我,说我曾经讲过假使热铁轮,于汝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这是什么含义?这是说我曾经在监狱...一对年轻的夫妇正在所租的小套房里为着添购新家具的事情而闹别扭,女的口才犀利,男的刚毅木纳。过没多久,作老公的...我们所到的任何环境,都应看作就是我们自己。坐飞机时,飞机是我们的环境,也就是我们自己;坐车子时,车子是我们的...
世间人入大海采宝,会遇到七种危难:一者,强风从四面同时刮起,会将船只吹倒翻覆;二者,船只坏损破漏;三者,人可...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
摧灭嫉心,不忌胜故。专乐求法,心无厌足。常欲广说,志无疲倦。击法鼓,建法幢,曜慧日,除痴暗。修六和敬,常行法...中国的宗教市场非常非常的广大,很多的居士包括潜在的居士是渴望佛法,我们佛门的人才太少,所以,我是很希望有一批...
解行地
【佛光大辞典】
上篇:解行 | 下篇:解行发心 |
(地名)五天竺之略。又五净居天之略。...
心异熟法
十益
破有
自然外道
高士
义解
称
自性冥谛
有矫
欲法不须牒缘
不恭敬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观无量寿佛经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极乐净土,人人不再设防的世界

你有这么一念心,就能使你度过一切苦难
看似赢了,但却输了
圣严法师《我与环境不一不二》

入海采宝七难喻
达摩大师四行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