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佛菩萨之造像大多祥瑞圆满,称为瑞像。如大唐西域记卷五载,世尊成正觉后,上升忉利天宫为母说法,三月不还,优填王朝暮思慕,乃请尊者没特伽罗子以神通力接工人上天宫,亲睹世尊妙相,而以旃檀雕刻之,是为历史上佛像雕刻之始。[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 p552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杂语)法华火宅之譬。诸子出门外索羊鹿牛之三车也。...(术语)净土门所说三忍之一。现见阿弥陀佛而心生欢喜之时,得无生法忍,是名喜忍。观无量寿经曰:见彼国土,极妙乐...亦名:说不称欲有成法义 行事钞·受欲是非篇:“问:‘说不称欲,法成已不?’答:‘成也。由羯磨中,不牒此说欲之...(名数)华严之四法界也。...比丘可食而不犯戒之肉。反之则为不净肉。净肉有三种:(一)见,谓不见为我故杀之肉。(二)闻,谓从可信之人闻非为我故...(杂语)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圣者人众也。...【有热】 p0537 瑜伽八十四卷十八页云:有热者:谓于后时,发热恼故。又云:有热者:谓于乐等,如其所应,有贪...全一卷。略称法界观、法界观门。隋代杜顺述。本书原不被编纂为独本而收于藏经中,或谓本书系取自法藏“发菩提心章”...原为日本修验者负笈时,垫于肩上之布片。后为巡礼者所穿着之衣。为一种无袖而如羽织(日本人穿著于和服上之外衣)之...(一)即自己动手杀害任何有情之生命。佛陀一本“慈爱与乐,悲愍拔苦”之精神而制定杀戒,严禁伤害任何有情众生,若犯...(职位)华严宗之僧职。再讲讲师所讲述者,以明义理之僧也。...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
我们学习净土教法,你必须要了解佛为娑婆世界众生所设的学修教法次第是怎样的,心里面对次第修证得有个轮廓。 比如...每个人都出生在不同的家庭,在不同的生活环境成长,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也自然就有养成了不同的生活习惯。每一种生...
参禅人,有一坐三十年铁志,可以办道。 此一法无长远心,无耐烦心,无向上心,无坚固心,不能参禅。 何以故?如人钻...这篇普遍答复信众的信函,语言虽然拙朴,意义都是依据佛经而说。如果肯依这样真修实行,就能得到无穷利益。 下面我...
在祖师大德的判教当中,把我们整个大乘的成佛之道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个是安乐道,第二个是解脱道,第三个是菩提道...问: 藏传净土法门,特别强调往生事因,明观福田 积资净障,发菩提心,发愿回向。其中特别强调发菩提心,不知法师如...佛陀在往伽耶山的途中,路过一座苦行林,在树下静坐片时,像等待什么似的。有一个拿了大包裹的女人,从佛陀的面前经...很久以前,有个很穷的年轻人,从小就失去了父母,有一天,他到寺院里拜佛,他虔诚地跪在地上,向菩萨祈求:菩萨啊,...
瑞像
【佛光大辞典】
上篇:瑞琴派 | 下篇:瑞德宫佛塔 |
观经所说十六观之一,即观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之佛身。...
三索
喜忍
欲之说不称欲有成法义
四种法界
净肉
圣众
有热
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
笈折
自杀
复师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极乐世界的阿罗汉
社交场合所忌讳的27个习惯

无这「四心」不能参禅
一函遍复讲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