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离迷执而趣向真理之修行,称为顺修;反之,趣向迷执而远离真理者,称为逆修。又逆修一语,亦指生前预先为自己死后修佛事,以祈求死后之冥福,亦称为预修。此一风尚,于宋代甚为盛行,日本迄今仍普遍流传。此外,日本有于生前取法名(逆名),或青年先死而由老人为之祈求冥福修佛事,或一般为死者祈求冥福而修佛事等,皆称为逆修。(参阅“顺缘”5358) p535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无寻无伺地】 p1070 如有寻有伺等三地中说。 二解 品类足论六卷十七页云:无寻无伺地云何?谓一切极光净、一切遍...梵名 Vadi?asura。又作婆梨阿修罗。为阿修罗王之一。据佛本行集经卷二十三所载,佛陀往昔为菩萨时,某次入王舍城内...亦名:跳行戒缘起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六群跳行入白衣舍。居士讥言不惭,入室如似鸟雀。比丘举过,佛...(经名)一卷,元魏毗目智仙译。大集经善住意天子会之异译。...为我国曹洞宗之一派,即宋代丹霞子淳禅师之法嗣宏智正觉(1091~1157)之系统。宏智正觉于建炎三年(1129)住天童山...亦名:僧制非法制罪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问:‘非法制中罚取财物,犯重罪不?’答:‘不犯重罪,由当时僧众同和...为大日经所说六十种妄心之第四十。指行善事后所生之追悔心,与犯恶行后所生之惭惧心。亦即不善性之追悔心,如人于接...又称真报土。为“方便化土”之对称。净土宗所言阿弥陀佛所证之妙境界,即诸佛真身所住妙寂离相之净土,亦为真实行信...又作四味、四种味、四无罪乐。系由受戒、修定等出世之行所生之法味乐。即:(一)出离乐(梵 naiskramya-sukha),又...【阿呼】 此云奇哉。...因明用语。为“后陈”之对称。即指因明论式中,宗(命题)之主词。又作前陈、有法、所别、自性。反之,宗之述语即称...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
称情爱恋,违意憎嫌,此不净心,未足除罪。 这是说明在修忏的时候,有一些错误的心态,会使拜忏失败。 称情爱恋, ...佛教故事中,当动物之间为了生存而争斗的时候,佛不惜割肉饲鹰、舍身喂虎,以牺牲自己来保全动物的生命,从而平息争...
我们一路看来,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这十地就不讲了,这些还没有入真实圣道的阶位,为什么没有把福报放进去?...
这世上,我们很难找到一个从来没生过气的人,却能很容易地就找到一个为了一点小事就心怀怨恨、大动肝火的人。然而,...
有一段时间,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住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接受阿阇世王的供养。但因毗舍离发生灾难,毗舍离民众前来祈...
昨接来书,不胜慨叹。既知其病,又知其药,不肯即服,又复问药,岂非无事生事? 至于念佛也好,念观音也好,何必多...问: 当别人冤枉我们,或者对我们不了解,我们要解释吗。 答: 世间上的事,过眼云烟。人与人之间,应以相互关怀,...一天晚上,七里禅师正诵经时,一个强盗破门而入,手持尖刀威胁七里说:快拿钱出来,否则就要你的命! 七里望着眼前...
顺修逆修
【佛光大辞典】
上篇:顺流 | 下篇:顺逆 |
【有支】 p0538 成唯识论八卷九页云:爱取合润能引业种及所引因,转名为有。俱能近有后有果故。有处唯说业种名...
无寻无伺地
婆利阿修罗
跳行白衣舍戒缘起
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
宏智派
僧制非法通得吉罗
刺心
真土
四种乐
阿呼
先陈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以这种心态来拜忏,是不能灭罪的
佛眼看战争

为何不以福报来判断个人的修行阶位

生气是对自己施酷刑

宝盖覆舍利,功德不思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