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形容第十一地(已至佛果)菩萨智慧不可限量之用语。盖初地菩萨得百法明门,二地以上菩萨则每地循次增为十倍至第十地,每地各有不同等第之明门。然至第十一地之佛果后,所得之智慧,已不可限量,故比喻为虚空、云、海,而称为虚空云海明门。大日经疏卷七(大三九·六五七下):“至十一地畔,于虚空云海明门中,一一皆见莲华藏庄严世界。” p526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谓欲爱与法爱。(一)凡夫爱念妻子,贪染五欲,故称欲爱。(二)菩萨喜乐正法,欲使一切众生皆至佛道,故称法爱。[大智...【五相能除恶作】 p0280 瑜伽九十九卷九页云:云何由五种相除彼所生五种恶作?一者、世尊所说正法,皆有因缘,亦有...专讲禅宗的法门。其他的法门,像天台宗,净土宗,法相宗,都叫教门。...(物名)梵语军迟,又作捃稚迦。梵音Kuṇḍikā,此云瓶。有净触二瓶,净瓶之水,以洗净手,触瓶之水,以洗触手。亦...(印相)侧合两拳各坚其头指,着其头作三角形也。...提挈之意。即导引后进之人。据大唐西域记卷七载,阿难陀在摩揭陀国林中经行时,见一沙门讽诵佛经,章句错谬,文字纷...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明二种却魔法:坐禅之人,正定未发,多有魔事,心生惊怖,破坏善根,若能端心正念,则邪不干正,魔...【鼻识所缘】 p1279 瑜伽一卷八页云:彼所缘者:谓香。无见有对。...(术语)四十八轻戒之第四十一。诫内无可为人师之智德,外诈为智德,为利养名闻,贪求多数之弟子者。法藏谓之无德作...梵语 antarvāsa,巴利语 antaravāsaka。为三衣之一。又作安怛婆沙、安呾婆娑、安多婆裟、安陀罗跋萨、安多会、安...(杂语)死以贼害人,故名为贼。坐禅三昧经上曰:今日营此事,明日造彼事。乐着不观苦,不觉死贼至。...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斋一时毕竟,从神室出,往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普贤菩萨行愿赞...
急于见佛之念易着魔。是急切的想看到佛,这种念头非常容易着魔,非常容易中邪。这是一种不正确的理念。 当以都摄六...
像我们一般的布施,是供养三宝,有的他功德感受得很大;有的虽然也布施了,一般;有的供养之后,一生受福;有的十生...
有些人当他得势或是升官、发财的时候,他六亲不认了,他不了解,这些是不常的,反而傲慢得不得了。或者是他有学问,...
南北朝(北齐)时,释明勖,定州人。少年时自负不凡。读《法华经》,知道清凉山是文殊菩萨居住的地方,便前往朝山。...现在,贡献大家念佛的法门,也就是习惯所称的净土法门。 我们一千多年来,所流传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到了近代几百年...
我们平常当然理观不碍事修,理事圆融,你该拜忏还拜忏,该调伏粗重烦恼还调伏,但是你永远要知道,你心是住在一个无...大学生甲: 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我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很不满意,学习不上进,整天生活很颓废,感觉每天都过得很后悔...
我们学佛以后,有三个重点可以修学:第一个是因缘,第二个是空性,第三个就是真如,这三个重点。 我们初学佛法,每...
虚空云海明门
【佛光大辞典】
上篇:虚空无边超越菩萨 | 下篇:虚空慧菩萨 |
(术语)真宗之安心。谓为弥陀佛所摄取而大欢喜之心也。教行信证三末曰:大庆喜心,即是真实信心。...
二爱
五相能除恶作
宗门
净瓶
火轮印
提撕
二种却魔法
鼻识所缘
为利诈师戒
安陀会
死贼
【大藏经】佛说罪福报应经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急于见佛之念易着魔

这样去布施功德很大

把骄慢转成谦恭卑下

虽面对菩萨,也同隔山一样
南怀瑾老师:念佛法门

为什么人越到晚年越要收心安住
大学生如何摆脱颓废,树立人生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