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为八卷,现存六卷。又称华严祖师绘卷、华严宗祖师绘传、义湘元晓绘。为一部记录新罗华严宗宗祖义湘及元晓入唐求法事迹之绘卷。内容由义湘传四卷及元晓传二卷组成,以词、绘交错联用,表达义湘与元晓来华求法之经过。主要叙述元晓于入唐途中忽有所感,遂中止而折返,唯义湘独以勇猛心排除险难,达成求法之夙志。由于脉络贯串松散,须依宋高僧传卷四之记载始得判明其法脉。又绘卷之词系日僧明惠所作,图绘部分则出自镰仓初期华严宗复兴期间,与高山寺有关之托磨派画师之手笔。全图系蛋彩画,运笔挥洒自如,堪称杰作,画风多少受到宋画之影响。此绘卷现今藏于日本梅尾高山寺。 p525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喜】 p1163 瑜伽十一卷三页云:喜者:谓正修习方便为先,深庆适悦心欣踊性。 二解 瑜伽二十六卷二十三页云:若于...梵语 dvāda?āvgapratītya-samutpāda。十二种因缘生起之意。又作二六之缘、十二支缘起、十二因缘起、十二缘起、...(术语)梵曰尼底Pranidhana,译曰愿。志求满足也。法界次第下之上曰:自制其心,名之曰誓。志求满足,故云愿也。法...(界名)天帝之居处。寄归传一曰:慈济微命,交舛帝居。...亦名:辄取净施衣戒犯缘、真实净不语取戒犯缘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论犯四缘:一、是己物,二、作真实净,三、不...【我我所分别】 p0649 瑜伽三十六卷二十一页云:云何名为我我所分别?谓若诸事,有漏有取,长时数习我我所执之...谓真如虽随缘而现万有,但其本体不变。...(术语)不立文字祖祖本传之禅也,对楞伽经所说之如来禅而立此称。即以如来禅为教内未了之禅,以祖师禅为教外别传至...【戒禁取见】 十种烦恼之一,五见之一。印度古代苦行外道,认为受持牛、狗、鸡等戒,可以得涅槃之果。这是非因计因...(行事)以五瓶之香水,象佛之智灌行者之头上,其义通于金胎之两部。是有受职结缘之二者。...凡四卷。又作白云守端和尚广录。宋代僧白云守端(1025~1072)撰,处凝等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本书系守端之弟...(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附梁录 夫修善福臻,为恶祸徵,明理晈然,而信寤者鲜。既共生此...
对净土经典的熏修如果没有达到熟悉的程度,我们的举心动念,遇见事情时的判断,还是凡夫知见在起作用。 这些知见,...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到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若遇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如果船上的人能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
接着来谈一谈净土法门跟圣道法门之间的结合。净土宗的历代祖师,对于修学净土主要有两派的说法,有一派是强调三业专...《法华经》中把凡夫世界形容为火宅,把佛法形容为出离火宅的交通工具。我们在信仰佛教、听闻佛法以前,常常被烦恼火...
法器又称为佛器、佛具、法具或道具。就广义而言,凡是在佛教寺院内,所有庄严佛坛,以及用于祈请、修法、供养、法会...
【佛陀不允许任何人造口业、毁谤出家僧众,若说僧尼过恶,其人即违犯无量重罪。】 这个不讲,没有人晓得到底犯有多...
汉朝安世高,是南印度安息国的太子。童年即以孝顺闻名,聪敏好学,对天文,医学和外国的学术都有研究,甚至对鸟兽的...
《弥陀经》上释迦佛告诉我们,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 从事相上看从我们这个世界,往西方去,超...
华严缘起
【佛光大辞典】
上篇:华严游意 | 下篇:华严论节要 |
(书名)一卷,龙树菩萨作。唐不空译。常略曰菩提心论。乃真言宗十卷书之一。...
喜
十二因缘
愿
帝居
真净施主不知辄取衣戒犯缘
我我所分别
不变随缘
祖师禅
戒禁取见
五佛灌顶
白云守端禅师广录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净土学人要做钝功夫

观音菩萨如何救苦救难

临终最怕不是风动幡动,而是仁者心动
圣严法师:时时心有法喜

佛教法器的种类

慧律法师:说僧过恶,犯大重罪

因果报应不虚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