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5~1702)明末清初曹洞宗僧。福建建安人,俗姓丁。号旅泊、非家叟,字为霖,法名道霈。永觉元贤之法嗣。十四岁入白云寺出家,研学经教。侍永觉元贤数年,又往天童山参学于密云圆悟而彻悟。旋赴百丈山结庵修净业五年。后移居鼓山二十余年,皈依者甚众。康熙四十一年示寂,世寿八十八。著述宏富,有仁王般若经合疏三卷、华严经疏论纂要一二○卷、法华经文句纂要七卷、佛祖三经指南三卷、为霖道霈禅师秉拂语录二卷、旅泊庵稿四卷、禅海十珍一卷、四十二章经指南、佛遗教经指南、鼓山录六卷、般若心经请益说、八十八佛忏、准提忏、发愿文注等。[五灯全书卷六十三、新续高僧传卷六十三、禅祖念佛集卷下] p5147 请勿翻制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谓发得戒体之无表色于自身也。由他授戒法不发此无表色,则不名为得戒。具三师七证作白四羯磨之法而行之,谓...含注戒本·十三僧残法:“应语彼言,可舍此事。莫令僧作诃谏,而犯重罪。若用语者善。若不用语,复令余比丘尼、优婆...(经名)一卷,西晋法炬译。有比丘因恶名住林中欲自杀,正住天神说偈晓之,即得道果。...(界名)狱卒以热铁丸。著于罪人口中,烧其唇舌,通彻入腹,无不燋烂。十六游增地狱之一。见三藏法数四十五。...【有情界无量与所调伏界无量差别】 p0563 瑜伽四十六卷十七页云:问:有情界无量,所调伏界无量,有何差别?答...(术语)安居之终日。即七月十五日(旧译家),或八月十五日(新译家)。...梵名 Mahāyāna-sajparigraha-?āstra。又称摄论、广包大义论。印度无著造。汉译本有三:(一)后魏佛陀扇多(梵 Bu...“浅行阿阇梨”之对称。深行,深秘之行业,即初地以上之行业。有广狭二义:就狭义而言,初地以上证悟谛理与大日如来...亦名:过限索衣价戒释名、过限忽切索衣价戒释名、忽切索衣戒释名 子题:过限、忽切 资持记·释释相篇:“戒名,越三...(人名)禅宗第二祖慧可之本名。...【紧那罗】 文句:亦名真陀罗,此云疑神。什曰:秦言人非人,似人而头上有角。人见之言:人耶?非人耶?因以名...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佛说雨宝陀罗尼经...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
为什么要受苦?我们招感来的。为什么招感苦?因为没有智慧,认不清这个事是真事、是假事,是好事、是坏事。你当着是...我们时时处处都在受果报,时时处处又不断在种因、在结缘。因缘改变了,果报也会转变。佛法讲的因果律是活泼泼的,和...
云居山就有过这个事情。某某禅师他听说云居山真如寺道风好,就想到云居山来。那时候交通不便,得走。走到山底下,晚...
初学佛的人一般都有许多问题,有关吃素的问题也许是诸多问题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因为它影响到一个人每日的饮食生...一个人如果没有努力的目标,的确很容易就丧失生命的原动力,而一般人的努力,无非是追求名、追求利、追求权、追求势...
我们处于这二十世纪六十年的今日,大多数的人,物欲薰心,终日追求享受。因此,不免欲令智昏,往往闯下滔天大祸,轻...
世间利益共分九项:第一、不受恶死:若诸人天诵持大悲心咒者,不受十五种恶死也。 一、咱们已经说过生死啊是一生当...问: 经中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请解释一下。 答: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所有的供养物品中(包括吃用住行物品),不...
为霖道霈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为人悉檀 | 下篇:浮土五祖绘传 |
思想被所知所见所束缚,也就是执著于法,与法执同义。...
得戒
屏谏
比丘避女恶名欲自杀经
渴地狱
有情界无量与所调伏界无量差别
安居竟
摄大乘论
深行阿阇梨
过限急索衣戒释名
僧可
紧那罗
【大藏经】梵网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大藏经】阿弥陀经要解

看着是幸福,其实是灾祸
命运只是因果报应的日程表而已

《云居山志》上记载的「一粥之缘」公案

为何佛陀允许弟子吃三净肉
圣严法师《积极的人生》

不做物质奴隶的小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