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mūrdhāna。又作顶法。四善根位之第二。四善根中,暖、顶二者为动善根,有堕恶道之可能,忍、世第一法二者为不动善根,永不堕恶道。顶法介乎暖法、忍法之间,乃暖法善根渐次增长,至成满之时所生之善根。动善根中,此法最胜,犹如人之顶,故称顶法。或此位介于进退之间,犹在山顶,故称顶位。(参阅“四善根位”1767) p484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华严经所说十身之一。毗卢舍那如来应众生之机现草木国土,故草木国土,即舍那之身也。见探玄十四。...亦名:寺家库厨须结净地、库厨须结净地 子题:库藏、净住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寺家库藏厨所,多不结净;道俗通滥...(名数)六种之执着心也。如贪着心,爱着心,瞋着心,疑着心,欲着心,慢着心是。...前叙六因四缘,辨因缘生法。兹叙十二支,辨缘起次第。十二支者,旧译作十二因缘,新作十二缘起,是众生涉三世而轮回...梵名 Vakkula, Bakkula, Bakula, Vakula,巴利名 Bakkula, Bākula。为佛弟子之一。又作婆拘罗、波拘卢、缚矩罗、薄...(术语)九结之一。无明能系缚人于三界而不使出离,故谓之结。...【他心智】 p0485 瑜伽六十九卷十页云:他心智,唯是世间。若在异生及有学相续中者;是有漏。若无学相续中者;是无...(术语)天台所立四种三昧之一。或行道而诵经文,或安坐而思惟实相之三昧法也。法华经即依此三昧法而修行。三昧者,...为三界九地之一。即色界之初禅天。盖三界共分九地,即欲界一地,色界与无色界各四地;故色界之初禅天即为九地中之第...如来梵音之声响。佛陀之说法,以微妙清净之梵音,响彻十方,故称梵响。[往生论](参阅“梵音相”4634) p4650...梵语 catvāri prahānāni,巴利语 cattāri sammappadhānāni。又作四正断、四意断、四意端、四正胜、四断。勤,...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凡是不怕后世苦的人,他就去乘那个恶趣车,就落到恶趣道中。畏后世苦的众生,他就不会。我们虽然也处在黑暗当中,但...
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若人专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岂不至圆至顿?果德愿力不可思议,因心信力亦不可思议...做医师的替人家看病,自己的病却无法医治,做老师的教人家的子弟,自己的子弟却无法教育。地理师替人家看地理风水,...
持文不持义: 如果仅仅为了词句的美妙动听而受持,却不观察甚深的意义,则如同孩童采集鲜花一样,即推敲词句对于自...
我们怎么面对时间和精神?世间最可珍重的莫过于精神,就是我们做什么事一定要有精神,精神也就是我们生命的能量。世...序 「因果报应」是中国社会里所熟悉的观念,每遇善人沉冤得雪、家有余庆;恶人恶贯满盈、终得制裁之时,人们多有「...
佛弟子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总还是更为善良一些的,更具有慈悲心和同情心,我想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是,在这个五...
原文: 若大通家,则禅净双修,而必以净土为主。若普通人,则亦不必令其遍研深经奥论,但令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
顶位
【佛光大辞典】
上篇:雪隐 | 下篇:顶光 |
符合事实真相之语。金刚经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国土身
僧寺库厨须结净地
六着心
十二支
薄拘罗
无明结
他心智
半行半坐三昧
离生喜乐地
梵响
四正勤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其实,你谤法的次数不少

净土正行,尤以念佛为首
坦诚无欺

五种错误的闻法方式

【推荐】光阴不虚度、精神不浪用
杀生业报因果实录

善良被人利用,该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