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anupātta。又作非执受。为“有执受”之对称。执受,感觉之意。无执受,即对外境无有执着觉受者。如眼等五根及色香味触四境,于现在位堕有情处是有执受;于过去未来为无执受。总之,无感觉者即无执受。[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八、俱舍论卷二、顺正理论卷四]( 参阅“有执受”2440) p510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法证净。如世尊言。此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正法。谓佛正法善说现见无热应时引导近观智者内证。所言此者。谓此欲界...隋代天台宗智者大师,就净土往生之教义提出十疑,并通释之,以劝诱往生净土。即:(一)释求生净土无大慈悲心之疑,(...(术语)是三谛中之空谛也。一切诸法,为因缘生,故无有实性,无实性,谓之空。是般若经之所明也。然依法相权宗之意...(杂语)阿字有四种功用。大疏七谓:如来真言于一一言皆具能成就一切义利,一一名中亦具能成就一切义利,一一成立相...【正业】 p0499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十页云:复言:世尊!云何正业?世尊告曰:谓圣所爱无漏戒摄无漏作意,同时而...(365~427)东晋江西浔阳人,字元亮,后改名为潜,世称靖节先生。晋大司马陶侃之曾孙。少怀高节,以博学能文闻名。...(菩萨)如意轮观音为本尊,七星为眷属故名。即如意轮王菩萨也。见七星如意轮秘密要经。...(术语)音乐能摄人心,使住于一缘,故云摄意。大日经二曰:秦摄意音乐。同疏八曰:言摄意者,如世人见微妙色声,心...【无欲界】 p1049 一作离欲界。瑜伽八十五卷十页云:修道所断诸行断故;名无欲界。 二解 法蕴足论九卷二十页云:云...(菩萨)于大会式持金刚铃金刚轮宝等随从阿阇梨者。...(名数)在地之夜叉及虚空之夜叉与天之夜叉也。...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普贤菩萨行愿赞...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
佛法的因缘观,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说:第一个,你自身的因缘,就是纵向的因缘,你未来要往哪里去。你自身的因缘当然...
邪魔外道有一种非常蛊惑人的方法,就是他给你消灾,给你免难,给你积累福报,明白吧,很多邪魔外道,有一种非常重要...在某个婆罗门道场里,有位修行者很有服务热忱,他任劳任怨地为五百位婆罗门修行者张罗饮食,并且将道场布置得很整洁...
造像的功德,有一个《造像功德经》,只说是一般的世间因果、得到的好处。《法华经》提的不同了,《法华经》提的你造...【六字真经堪读诵,谁言名字假非因。即名显体方称妙,托境观心易入真。蜾蠃祝儿终肖父。蛣蜣丸粪亦遗尘。劝君早发西...
原文: 卧室若不洁,可将佛像供于净室,日请来熟视一二次,则心中便可作忆念矣。念佛虽贵至诚清洁,然病人做不到,...佛教传入中国,始于西汉,早期乃是在上层皇族贵族阶层流行,并伴随特权阶层的倡导而逐渐发展起来,最终融入到中华文...
毁犯盗戒果报,三途果报;余报:一、贫穷。二、共财不得自在。 持不偷盗戒果报,得生人天,乃至佛果;余报,一、资...
无执受
【佛光大辞典】
上篇:无垢逝菩萨 | 下篇:无尘法界 |
异生性者,谓于圣法不得假立异生性。...
法证净
净土十疑
诸法皆空
阿字具四用
正业
陶渊明
七星如意轮观音
摄意音乐
无欲界
持金刚众
三种夜叉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大藏经】教观纲宗

怎样让弥陀对我们的加持力达到最高

患难不必求鬼神
布施不只是布施物质

造佛像的功德有多大
南无阿弥陀佛即六字真经

卧床默念佛号会有罪过吗
中国历史中的五位佛门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