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帝时,佛道二教烧经决真疑之处。永平十四年(71)正月一日,五岳八山之道士褚善信等六九○人上表,请帝火验佛道二教之优劣。同月十五日,帝集众于坛上,验烧二教经典,道教之书尽成灰烬,而佛经毫无损坏。翻译名义集卷七译师条引唐太宗焚经台诗(大五四·一一七八上):“门径萧萧长绿苔,一回登此一徘徊;青牛谩说函关去,白马亲从印土来。确实是非凭烈焰,要分真伪筑高台;春风也解嫌狼籍,吹尽当年道教灰。”(参阅“迦叶摩腾”3971) p506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印】 大论云:佛法印三种:一者,一切有为法,念念生灭皆无常;二者,一切法无我;三者,寂灭涅槃。行者知三...隋代僧。生卒年不详。曾与法泰、慧恺、智敫等随侍真谛三藏,致力于译经。尤精勤于摄大乘论、俱舍论之研究讲说。当慧...(术语)招人天三界果报之行法,谓之有漏道。可成就涅槃果之道,谓之无漏道。以三界尽为有漏,而涅槃为无漏也。...谓真谛即俗谛,俗谛即真谛。此系天台宗之别教、华严宗之终教以上所立之说。真如可随缘为诸法,故诸法即真如。 p421...【味着外论戒】 p0809 瑜伽四十一卷十三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越菩萨法,于异道论,及诸外论,研...【无色】 p1042 杂集论三卷六页云:云何无色?几是无色?为何义故,观无色耶?谓有色相违,是无色义。一切皆是无色...(杂语)临济录曰:学人拈出个机权语路,向善知识口角头。...(杂名)袈裟之缘色不定,此言甲地之为青色者。又作青行。...凡二卷。又称感山云卧纪谭。宋代僧仲温晓莹着。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八册。系绍兴年间(1131~1162),晓莹于丰城曲江感...【殟波陀】 p1298 世亲释八卷九页云:云何菩萨其施清净等者:谓诸菩萨,拔除悭足而行惠施。殟波陀者:显目生起;密...(杂名)檀家之徒辈。言檀家之人也。...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
通智法师,法名寻源,号忆莲沙门,俗姓阮,扬州仪征人,清道光二十二年三月初八日生,长大后,相貌端庄,不求功名,...
4月4日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是人们思源追远、缅怀感念的祭礼,既...
而其大有功而显著者,北魏则有昙鸾,鸾乃不测之人也。因事至南朝见梁武帝,后复归北。武帝每向北稽首曰,鸾法师,肉...问: 我看见不少佛友,他们信佛、念佛,但是还有很多烦恼,有人做生意失败,有人与婆婆不和,有人孩子不听话等等,...佛教所说的口业有两种,一种是搬弄是非,一种是制造是非,这都是口舌的恶业。 有些人说话的方式只是一种习惯,并没...
卑以自牧是出自《周易》谦卦里的一句话,印祖也常常引用这句话。卑就是谦卑;牧就是驾驭,驾驭什么呢?驾驭傲慢,要...
佛说阿弥陀经精华 ☆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令现在说法。 ☆ 其国众生。无有...从前印度的弥兰王请教 那先比丘 :人死后有来生吗?那先比丘回答:当然有来生。弥兰王不解:人有来生,为什么我看不...
焚经台
【佛光大辞典】
上篇:烹佛煆祖 | 下篇:无 |
(经名)散陀那(巴)Sandhāna,居士名。此居士往尼俱陀Nyagrodha梵志处,梵志毁佛,佛至其处说苦行之净不净,以伏...
印
道尼
有漏道
真俗不二
味着外论戒
无色
语路
青甲
云卧纪谈
殟波陀
檀徒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通智法师往生记

孝亲追思的清明应该这么过

梁武帝所礼敬的肉身菩萨
信佛后事情不顺,这是怎么回事
圣严法师:造口业

处处谦卑,驾驭傲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