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相当于巴利文长部第二经沙门果经。为长阿含第二十七经沙门果经之异译。系佛陀应阿阇世王之请问,而详述沙门之日常生活及现生所受殊胜之果报;因而令阿阇世王忏悔弑父之罪且归依佛。由本经亦可知佛陀时代印度人之思想生活,以及当时印度六师外道之思想。 p450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灵,谓灵验。灵祠有二意:(二)又作仁祠。为佛寺之异名。(二)谓祭拜土地神等之祠。 p6938...略称四供。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中,大日如来自心中流现金刚嬉、金刚鬘、金刚歌、金刚舞等四菩萨,以供养四方如来,称...亦名:逻道 子题:看道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言逻道者,相望通塞,防虑外人,得财共之,故曰也。僧祇,二人共盗,...为“已相应”之对称。谓修行者之心未与其真如之自体、业用相互薰习,或谓修行者未与诸佛之自体、业用相应。于佛教各...(术语)念持经典或陀罗尼等不断者。如法华之持者,千手陀罗尼之持者等。法华经宝塔品曰:若暂持者,我即欢喜。...凡三卷。宋景祐五年(1038),越州超化禅院住持惟简集录。皇祐年间,于杭州刻印,其后且传入高丽,并于高宗四十一年...凡十卷。又称备用清规、泽山清规、至大清规、备规。元代僧泽山壹咸于武宗至大四年(1311)编成。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二...(术语)布施,慈悲,智慧之称。...又作寿暖识。寿为寿命,指生命;暖为温暖,指肉体;识为心识,指精神。三者之关系,据杂阿含经卷十、中阿含经卷五十...诸佛菩萨的身体,有法身和生身两种,他们所证得的理体叫做法身,为了济度众生而托于父母胎生的肉身叫做生身。又佛菩...(术语)无烦恼云寂,无生灭云常,即涅槃之理也。楞严经一曰: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晚课蒙山施食仪...优婆塞戒经...
我们过去曾经造了很多种恶业,所以感召到种种果报。我们现在身心不自在,什么原因?就是过去的业力所感召的。我们知...佛陀在世时,也有许多精进的修行者,他们有人当生证果,但也有懈怠的人,于于悠悠缓纵,空过时日。当时,佛陀领众在...
有居士在拜佛时身体震动,又见到黑暗中有光晃动。大师提醒他,这是过度提神所导致,并建议他以后礼拜课诵,只须志诚...佛法是积极入世的,对于痛苦的态度是速当远离。 当年佛陀出家就是有感于人生老病死的痛苦,为寻求一种离苦解脱之道...
第九品《称佛名号品》,我略说一下这一品的题目。前面我们分析了六道,也分析了地狱,除了赞叹地藏王菩萨的功德,多...
友人卖了八年多的猪肉,也不曾看他卖猪脖子肉。他说猪血是杀猪时流在地上,再从水沟回收的,因为脏 ,所以也不曾看...
我们看最后的总结,故曰: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你现在修了很多法门,法门不能保证你是不是成功,因为它是工具,关...净土法门是易行难信之法。不仅一般的凡夫难信,就是二乘的圣者也难信;不仅二乘的圣者难信,就是菩萨也难信。因为这...
寂志果经
【佛光大辞典】
上篇:寂光海会 | 下篇:寂忍 |
(杂语)此言甚深微妙之法,为一切世间众生之难信受者。法华经序品曰:咸得闻知一切世间难信之法。阿弥陀经曰:为诸...
灵祠
四供养
大盗戒逻道
未相应
持者
宗门摭英集
禅林备用清规
三种善根
寿暖识
生身
寂常
【大藏经】吉祥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忏悔清净了,身心就得大自在
懈怠修行的梵志

如何看待念佛中出现的种种境界
如何面对疾病

无量劫造的罪很多,有没有销罪方便法

猪脖子肉的内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