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六知事之一。又作维那。负责僧堂指导之僧。维那之居室,称为维那寮,亦称堂司。维那之下,掌诸杂务之役僧,称为堂司行者,略称堂行。又戒腊牌乃记载僧众戒腊,依戒腊以定僧众位次之牌;其中记载堂司戒腊之牌,称堂司牌。[敕修百丈清规卷四堂司特为新旧侍者茶汤条、禅苑清规卷一挂搭条、禅林象器笺职位门](参阅“维那”5890) p445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饶益有情精进】 p1463 瑜伽四十二卷十六页云:云何菩萨饶益有情精进?谓此精进、有十一种。如戒品说。彼说尸罗,...(杂语)Krita,译曰买得,奴隶也。西域记三曰:于诸异国买鬻贱人以充役使。(中略)谓之讫利多,唐言买得。...(术语)以五轮观而成吾身为大日如来也。...梵语 ātma-māna。谓视“我”为一己之中心,由此所执之“我”而形成憍慢心。为七慢之一,九慢之一。成唯识论卷四(...(譬喻)以青莲华譬目之净也。维摩经佛国品曰:目净修广如青莲。肇注曰:天竺有青莲华,其叶修而广,青白分明有大人...【心与心所必定俱生】 p0356 俱舍论四卷二页云:心心所必俱,诸行相或得。论曰:心与心所,必定俱生。随阙一时,余...(经名)具名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八卷,唐般若等译。本论之注述如下: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悬示一卷,来舟述。大乘本...退失三昧耶之罪,为密教三种重罪之一。三昧耶即自己之本誓。谓已受法之修行人退失自己之本誓。依大日经疏卷十一内文...复次,真如自体相者 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无有增减。非前际生,非后际灭,毕竟常恒。从本已来,自性满足一切...亦名:结大界须三反、大界结法须三遍 羯磨疏·诸界结解篇:“又如即时中国结界,必须三反。先竖标结,令知限齐,束...意指“我”为空无而“法”为实有。为说一切有部等之主张。众生之肉体乃五蕴假合而成,故无常一性,亦无支配之能力,...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
彻悟禅师说【一句阿弥陀佛,具足四句宗旨。一、以唯心为宗,二、以唯佛为宗,三、以绝待圆融为宗,四、以超情离见为...
悖凶类 悖是违背、违逆的意思,悖凶指违背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就会带来凶灾。这一章和前面惠吉章,分别从正、反两...
世间事,有可以理论者,有宜以情论者。汝所说某人之事,固当以情论,不可固执常理而为断定也。 事既五年,亦无惧人...
在没有拜忏之前,你到道场室中,你先在这屋子里绕着念,就念地藏王菩萨,或者念南无地藏王菩萨。为了减少,你就把南...
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处所跟内心的互动。环境我们是改变不了,但是你内心的感受跟想法,是你可以决定的。所...
我们在看人生的时候,本经是把它分成外在的环境跟内心的世界。你要把它分清楚。外在的环境是你不能决定的,外在的环...
释尊在世时,有一名弟子对于信施供养的衣服,才穿了两三天,就任其污秽破损;吃饭的时候,碗中的米粒还未吃完,他人...
我们不能真为解脱生死而修行眼前活计放不下耳,这是一个最严重的问题! 修行人的通病:世人谈及生死,鲜不悚虑;往...
堂司
【佛光大辞典】
上篇:堂主 | 下篇:堂屋里贩扬州 |
无量、无数、无边的世界。...
饶益有情精进
讫利多
五轮成身
我慢
华目
心与心所必定俱生
本生心地观经
退三昧耶罪
契悟
摄僧大界结界须三遍
我空法有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全佛是心,心外无有佛为心所念

盛者,衰之始;福者,祸之基

如何对待父母的出轨

为什么光念地藏圣号就有灵感呢

为什么真正「伤害」我们的不是外境

不要在外在环境下太多时间,因为你改变不了

当思来处不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