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取材自诸经,有关释尊涅槃时种种情状之曼陀罗。其上画有:(一)释尊横卧宝床,五十二众围绕哀恸之相。(二)虚空云中有一僧携锡杖立于前,无数天人从其后而降临之相,此僧乃尊者阿那律;摩诃摩耶经卷下载,于如来涅槃后,阿那律尊者升至忉利天,以世尊入灭之事告摩耶夫人,夫人闻而思慕,自天下趣于双树间。(三)佛陀北首下娑罗树之枝,遥悬锦囊及锡杖,此乃佛陀之钵盂及锡杖;此钵盂及锡杖乃佛陀入灭前手付阿难者。(四)佛足之下,有二老妪抚如来足而泣者;乃悲身贫不能供养佛陀。(五)佛陀前有一比丘昏迷,其余众僧垂手而慰之;乃阿难哀恸欲绝,投如来前晕厥,阿那律安慰之。(六)大力士悲哽呜咽之相;此尊乃金刚力士。[菩萨处胎经卷一、大涅槃经卷下、佛入涅槃密迹金刚力士哀恋经] p415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比喻相应成巧之事。典故出自庄子徐无鬼篇,郢地有人涂石灰于鼻端,薄若蝇翼,使匠石砍之;匠石运斧成风,随手砍去,...(术语)五种不翻之一。如陀罗尼以秘密之故不翻译也。...(术语)唐法宝约于机解之浅深,谓一代诸教,有五等之说时,亦名为五时教:一小乘教,二般若教,三深密教,四法华教...【分别记】 p0384 佛地经论六卷十五页云:分别记者:如有问言:一切灭者、定更生耶?佛法僧宝、唯有一耶?如是等问...行事钞·忏六聚法篇:“白清净比丘法。律文不具,义准白之。具修威仪,白云:‘大德僧听(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比丘...(术语)梵语优婆夷。一译善士女,归三宝持五戒之在家信女也。...梵语 pratisajlayana,巴利语 patisallāna。又作宴坐。乃安禅、坐禅之异名。谓寂然安息,即于身心寂静中安住坐禅。...(术语)八圣道之一。离邪分别而念法之实性也。起信论曰: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慧远观经疏曰:舍相入实名为...【有惭】 p0539 瑜伽十八卷二十页云:云何有惭?谓惭于可惭,惭于能生恶不善法。谓能顺恶戒穴戒因缘。卽不正相...色无色界所起之结惑: 一、色爱结 贪着色界五妙欲之烦恼。 二、无色爱结 贪着无色界禅定境界之烦恼。 ...禅林用语。别是,有二义,即:(一)其他之意。(二)恐怕之意,为半信半疑、推测之用语。原意谓别有天地;在禅林中,转...佛说出家功德经...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
《法华经》说: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就是说,作为佛陀是福慧两足尊。他的智慧看到什么...
一个修行人要修福,但是怎么去修?从哪里下手?这不得不加以讨论。菩萨的六度前五度是修福。净土法门的净业三福人天...
我们的习气应该怎么对治呢? 有修行愈力,习气愈发者,乃只知依事相修持,不知反照回光,克除己心中之妄情所致也。...
信与愿是往生的关键。蕅益大师说得明白:往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只要有真信切愿,临终十念,甚至一念也能往生。...我们修通途法门,要讲到怎么契入到无念、无相、无住的心体去,那么对我们来说很难,因为我们的心,念念都是攀缘啊!...
高峰自叙悟由,而曰:不信有这般奇特事,事怕有心人故也。此语彼所自证,真实不虚,学道人所宜谛信。 且何名有心?...我认识一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以化妆闻名的。 对于这生活在与我完全不同领域的人,我增添了几分好奇,...
问: 如果梦中出现乌云、狂风,从前方冲击过来,从上空而过,众人惊慌,而心中知道地震前兆,此梦何意? 大安法师答...
涅槃像曼陀罗
【佛光大辞典】
上篇:涅槃像 | 下篇:涅槃台 |
指菩萨五十二位中之等觉位。...
郢匠
秘密不翻
法宝所立五时教
分别记
忏僧残波利婆沙白清净比丘法
善士女
燕坐
正念
有惭
五上分结
别是一乾坤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法华经》开示面对事情的三个态度

悭贪的烦恼对治下去,内在心性的宝藏就打开了

【推荐】为何越修行习气却越严重

修学净土要发什么愿
大安法师:这句名号是佛心、是清静

事怕有心人
化妆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