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戒之一。略称讥嫌戒。又作遮戒。如杀、盗、淫、妄等,不待佛制而其自身即具罪者,称为性戒。除性戒之外,比丘之戒法多为持比丘之资格,且止息世人之讥嫌而制定者,例如禁止贩卖、作媒、饮酒、食五辛等戒条属之。[北本涅槃经卷十一](参阅“二戒”196、“性戒”3228) p410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如来十号】 p0576 瑜伽三十八卷三页云:又诸如来、略有十种功德名号随念功德。何等为十?谓薄伽梵、号为如来...(杂语)弃钵之水余残曰析水,半饮之,半弃之,故曰析。见象器笺二十。...(修法)七佛药师法与五坛之修法也。五坛之修法者,设五坛场。中坛祀大圣不动明王,南方祀军荼利明王,北方祀金刚夜...【菩萨增上意乐】 p1130 瑜伽四十七卷十页云:当知此中净信为先,择法为先,于诸佛法,所有胜解印解决定;是名菩萨...梵名 Susiddhikara-mahātantra-sādhanopāyika-patala。凡三卷。唐开元十四年(726)输波迦罗(即善无畏三藏)译...子题:十戒为具足戒方便、五戒为十戒方便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就小乘,羯磨一受,局渐非顿;余四通于渐顿。(一...一个九品往生的教法。一九即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为“定地”之对称。即指欲界。与之相对者,色界与无色界并称为定地。于欲界得入禅定者,乃依后天之努力,修色界、无...(术语)涅槃经所说五行之一。以菩萨大悲治众生罪业之大行也。病者喻众生之罪业。大乘义章十二曰:言病行者,从所治...【婆里旱】 梁云力士。又梵云末罗。此云力。言力士者,梵本无文,译人义立。...(术语)大善大利也。善必具利。法华经信解品曰:深自庆幸获大善利。...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这个思想,刚开始比较不坚固叫思想,当这个思想坚固了就叫知见。这就是我们修习大乘止观,或者讲修习唯识止观,它智...佛陀成道后,一日在优楼频螺聚落的尼连河岸边菩提树下静坐,心中思惟着:一个没有恭敬心的人,自然无法恭敬、孝顺师...
(第一讲) 好,各位大觉世间正法学堂的学子们,大家晚上吉祥。那我们其他的且不说,请大家先端身,我们合掌来三称本...
在这篇愿文中,智者大师阐明了修学佛法的目的和方式。为了实现消灭罪障、助成菩提的目的,大师列出修学三慧和往生净...什么是幸福的能源?就是爱与慈悲。 今天世界上凶杀、仇杀、绑架、勒索、诈骗、夫妻反目、家庭破碎的事件层出不穷,...
这个地方是讲到,观世音菩萨证得耳根圆通以后所成就的不可思议的这种无作的功德。无作就是他不必假借内心的分别就能...光阴似箭,城市人生活忙碌,时间好像永远不够用,匆匆又一个寒暑,匆匆又一个春秋,周而复始,能否叫时间停下来,好...
我们天生的那种抱怨、指责、批判的习性,是一种疾病。此病根深蒂固,非常顽固难除。唯一的办法,就是遇境逢缘不起嗔...
息世讥嫌戒
【佛光大辞典】
上篇:息心 | 下篇:息妄修心宗 |
(杂语)禅堂之树枝也。庾信安昌寺碑曰:禅枝四静,慧窟三明。少陵游觉寺诗曰:禅枝宿众鸟。...
如来十号
析水
七佛药师五坛修法
菩萨增上意乐
苏悉地经
羯磨受具局渐非顿
一九之教
散地
病行
婆里旱
大善利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遇到逆境你会用哪种思想去面对
依法为师

宏海法师:劝发菩提心文

《天台智者大师发愿文》略释
幸福的能源

观世音菩萨的四种不思议无作妙德
空留遗憾又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