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 Saundarananda-kāvya。印度佛教诗人马鸣(梵 A?vaghosa)著于二世纪顷。内分十八章,主要叙述释尊之异母弟难陀经释尊之指导而出家、修行、得成就之经历,并述及迦毗罗城(梵 Kapilavastthu)、净饭王,及难陀与妻孙陀利之爱情故事等。马鸣以此书阐明其大乘佛教思想,为初期大乘思想史上之重要文献。本书与马鸣之另一著作“大乘起信论”,于思想上,有密切之关系。此外,后世瑜伽行派之思想,受本书之影响极大。 p408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巴利名 Majjhima-nikāya。为南传巴利文经藏五部之一。相当于汉译之中阿含经。共收一五二部经,分为三聚,十五品。...(名数)日本东密于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瑜祇经之四部加要略念诵为五部。日本台密于上四部加菩提场经为五部...(一)凶神。旧历纪年所用值岁干支之别名。如逢甲子年,甲子即是太岁。习惯上只重视十二地支,故太岁每十二年一循环。...(名数)谓见道苦集灭道之四谛及修道也。大毗婆沙论第五十一曰:部有五无六。圣者见道现在前时,断见所断,后若修道...即五尊佛。又作五智佛、五智如来、五禅定佛。有金刚界与胎藏界之别。(一)金刚界五佛,即毗庐遮那(梵 Vairocana)...何等虚空?谓无色性容受一切所作业故。...亦名:戒本羯磨二部初传 子题:僧祇戒心、昙无德部羯磨、镃、基、戒心 戒本疏·解今题目:“自汉明夜梦之始,迦竺传...【化身差别有八】 p0386 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五卷一页云:然所化身,差别有八。谓生欲界,作欲界化,有二种。一、似...(术语)贤劫之异名。智度论释经文之贤劫曰:劫簸,秦言分别时节。颰陀者,秦言善。有千万劫过去空无有佛,是一劫中...【同类因与遍行因四句分别】 p0614 俱舍论六卷二十页云:若由种类,果亦似因;此果所因,乃名同类。故作是问:...三藏法数云:十二入,入即涉入之义,谓六根六尘,互相涉入,故名十二入也。 一、眼入 谓眼根对色,即能见色,...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八大人觉经...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黑豆,又名乌豆,内含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味甘性平,入脾经、肾经。有解表清热、养血平肝、补肾壮...
无论是什么样的功夫浅深,只要信愿持名感通弥陀愿力成就,身后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永...
要想成为僧人,首先必须出家。是否任何人都可以出家呢?从佛陀的大悲心出发,是没有不可以的,但为了僧团的纯洁,避...
戒为无上菩提本。佛弟子必须持戒,不持戒一切修行,是为魔业。所以一定要去受佛戒,居士修行要受三皈五戒,受戒的时...
诸位要知道一个事情,当你看到某一个人,你起快乐的感受,你跟他之间有善业的因缘,一定是善业的因缘。跟他没有关系...
我们一般做一件事情总是会以利益得失的考量,来决定我是不是做这桩事情。修行也是这样,要比较、选择再来做这个事情...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
己二、示恶鬼趣 今天讲到七趣当中的第二趣。鬼是怯懦怖畏,因为鬼道众生长时间缺乏饮食的滋养,所以内心当中多诸怯...
孙陀罗难陀诗
【佛光大辞典】
上篇:孙陀罗难陀 | 下篇:孙婆菩萨 |
佛要说法华经时,必先现出六种的祥瑞,以作为开经的由序缘起,谓之法华六瑞序。...
中部
五部秘经
太岁
五部
五佛
虚空
戒律东土初传
化身差别有八
善劫
同类因与遍行因四句分别
十二入(二)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黑豆的营养与吃法

往生净土后为什么能得到不退转

哪些人不可以出家呢

不持戒修行是为魔业

感受是跟你的业力有关系

【推荐】天底下最划算的投资

天下最大恶行就是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