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金刚界九会曼荼罗中,理趣曼荼罗西南隅之菩萨。以夏云炽盛,能滋润万物,象征其滋泽之德,故又作云金刚、时雨金刚。[理趣释卷上、普贤金刚萨埵略瑜伽念诵仪轨] p407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指悟入华严本经所说法界真理之观法。系华严宗初祖杜顺所立。法界观有三重之别,第一重真空观,相当于四法界中之理法...转女身成男子之意。与“变成男子”同义。盖印度自古以女人非法器,自中阿含卷二十八瞿昙弥经为始,继之大小乘诸经论...(名数)一个之劫也。劫示长时,为梵语,有大中小之三劫。...【欲恚害界】 p0986 瑜伽九十六卷八页云:复次不净、慈、悲、修所对治欲贪、恚、害、未永断故;诸依止中,彼品粗重...为身寂默、语寂默、意寂默之总称。寂默,梵语 mauneya, mauna, maunī,音译为牟尼。又作三寂静。三寂默即身、语、...(界名)又曰欢喜苑。又曰欢乐园,喜林苑。忉利天帝释四园之一。在喜见城之外面北方。诸天入此,则自起欢喜之情,故...亦名:肉骆驼山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五百问论,昔有比丘多乞积聚,不肯为福,又不行道。命终作一肉骆驼山,广数...(名数)佛或转轮圣王之内德,表彰于身相者有三十二。...又十四门辩释决择,何等十四?谓摄释门、摄事门、总别分门、后后开引门、遮止门、转变字门、坏不坏门、安立数取趣门...(名数)于化地部别万法为三种:一、一念蕴者,刹那生灭之法也。二、一期蕴者,人自生至死间相续之法也,五根等属之...1、胡思乱想的心。 2、不清净和不真实的心。...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
正月初五,漫天飞雪飒飒而至,忽来的暖意,雪亦成了今春的第一场雨。晌午刚过,雾起南山,松涛成林,画桥临溪。在春...问: 见别人杀生,虽想救护,但力不从心,该怎么办? 周安士答: 可在一旁默持任何一种神咒或念佛菩萨名号,或代它...
离婆多,此云星宿。父母祷星而生,遂以为名。《弥陀略解圆中钞》 离婆多,在佛弟子当中的德行特点是无倒乱第一禅定...
生佛同体,方可感应道交;事理圆融,故能念佛证真。净土法门于理极为圆顿究竟,于事极为胜异方便。净业行人以深信切...
一切都是唯识所现,唯识无尽,但人生是苦不堪言,很多痛苦不幸之事,我们不想让它发生,但它还是发生了。如何面对无...
我们为什么要皈依?佛,他完全觉悟了,他能觉悟我们,所以,我们才皈依他。换句话说,他解决了烦恼,我们今天来求他...
我们所用的任何方法,无非使我们本具的心性凸显出来,本能的自性发挥作用。学习佛法,认知佛法到依法修行,我们用种...一粒沙子嵌入了蚌的体内,蚌无法将其排除体外,就分泌出一种半透明的物质用以疗伤。经过很长时间,那粒沙子被层层包...
夏金刚
【佛光大辞典】
上篇:夏丏尊 | 下篇:夏首 |
(寺名)茶香室丛钞曰:水经泗水篇注云:泗水西有龙华寺,是沙门释法显,远出西域,浮海东还,持龙华图,首创此制。...
法界观
转女成男
一劫
欲恚害界
三寂默
欢喜园
比丘多乞命终作肉骆驼山
三十二相
十四门辩释决择
三蕴
妄心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只需放下,便是修行
见别人杀生无法救护,该怎么办

知身是幻--离婆多尊者的证道因缘

念佛即事达理之捷径

不能改变今生,但你可以改变念头

皈依三宝让我们找到吉祥幸福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