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明用语。倒离,梵语 viparīta-vyatireka。因明三十三过中,似异喻五过之第五。即于因明论证之“离作法”时,颠倒“先宗后因”之顺序。因明论式于“异喻”使用离作法时,必以“先宗后因”为定则。如声论师对胜论师立“声是常(宗,命题),无质碍故(因,理由)”之论式,其离作法应为“诸无常者,见彼质碍”,如是则符合先宗后因之定则,称为“顺离”。今若先因后宗,则成“诸质碍者,皆是无常”,自以“质碍”之因,助成“无常”之宗,不曾返显“常”之宗,此即为倒离之过。“异法喻体”之任务,在于返显“同法喻体”,先宗后因,始能返显先因后宗之同法喻体。倒离之结果,其返显所得,非该比量所具之同法喻体,返显亦无意义可言。[因明入正理论、因明论疏瑞源记卷七、因明入正理论悟他门浅释](参阅“先因后宗”2187、“先宗后因”2188、“离作法”6713) p402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杂名)又作阿史吒Aṣṭan,译曰八时。见唯识演秘一本。印度之俗有分日夜为八时者。见义林章一本。...【内垢】 p0365 瑜伽八十四卷十七页云:言内垢者。谓于怨意乐坚持不舍故。...民国朱芾煌编。为汇集大小乘阿毗达磨等诸论有关名词之辞书。始编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迄二十六年成书,共二百六...梵语 muktāhāra,hāra 或 keyūra。音译作吉由罗、枳由罗。又作缨络。由珠玉或花等编缀成之饰物。可挂在头、颈、...《金光明经》具名《金光明最胜王经》(依据梁真谛三藏所传)。在此经整部译出以前,西晋竺法护早就有《菩萨十地经》的...【无间道】 p1057 瑜伽八十卷十五页云:无间道者:谓正断惑。 二解 杂集论九卷十一页云:无间道者:谓由此道无间,...(术语)出离生死之正性也。即圣者之正性。俱舍论所谓正性离生是也。...(职位)在禅院属于知客寮而受其使令之侍者也。见象器笺八。...(名数)菩萨于十地断十障,而证十真如:一于初地断异生性障,证适行真行,异生性障者,此地入心中断之所,即见道所...亦名:现相杀三种 子题:身现相杀、口现相杀、身口俱现相杀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言 身现 相 者,或令怖畏,坠堕...现存二卷。唐代法照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略称五会法事仪。内容广述五会念佛之行仪作法,此为广本。此书原三卷...(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弥勒下生经...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
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有一篇开示《与方圣胤居士书》, 能如是者,寿已尽,则决定往生西方,超凡入圣。寿未尽...佛法中常以忍辱来对治憎恨,因有憎恨才有忍辱之法,一切法都是对治法,火烧功德林,是意味著所修行的德行,不要因一...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的有缘,大家吉祥。今天想跟大家讲讲,这个众所周知的布施。布施呢在佛法里面叫做檀波罗...历代禅师写诗者为数不少,往往禅境颇高,超凡入圣,成为不朽之作。 唐代有位梵天和尚,他写的白话诗,道尽世间众生...
如果如来的清净法身与五阴身不异,就是两个是平等的,那就麻烦了。五阴身是无常的。若不异阴者(五阴),如来的法身...
由因世界罔象轮回,影颠倒故,和合忆成八万四千潜结乱想,如是故有想相羯南流转国土,神鬼精灵,其类充塞。 有想,...
几年前,参礼九华山时在殿堂前曾看到一幅楹联:若不回头,谁为你救苦救难。如能转念,何须我大慈大悲。当时琢磨了很...
一、赞法门殊胜 观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语。较之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尤为直截痛快。何也?以见性难而作佛易...
倒离过
【佛光大辞典】
上篇:倒退三千 | 下篇:倒悬 |
指无上甚深微妙之法,广大而难以言说,故为一切世间众生所难以信受奉行者。阿弥陀经(大一二·三四八上):“为诸众...
頞瑟吒
内垢
法相辞典
璎珞
金光明经
无间道
离生性
客头行者
十障
大杀戒现相杀三种
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能如是者,寿已尽则决定往生西方
如本法师:如何避免火烧功德林

如何才算有正知正见的布施
不为富贵贫贱而转移

五阴身不可以离开法身,法身也不能离开五阴身

为什么会有「神鬼精灵」这类众生

若不回头,谁为你救苦救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