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清代守一空成重编。又称宗教律诸宗演派。收于卍续藏第一五○册。内容简介我国佛教诸宗派之宗旨大要及其传承。本书无明确之分科,约可大别为临济、沩仰、曹洞、云门、法眼、圣寿、天台、华严、南山律等九宗,及附录十条。[金陵古迹图考、佛学书目表] p316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人名)佛之姨母,梵名摩诃波阇波提Mahāprajāpatī,乳养佛者。由阿难之请。始许出家。是比丘尼之初也。别号憍昙...亦名:使尼浣故衣戒犯相、浣故衣戒犯相 子题:故衣 含注戒本·三十舍堕法:“若比丘令非亲里比丘尼若非亲式叉尼、沙...亦名:迦叶如来略戒经 子题:迦叶佛 含注戒本·七佛略戒:“一切恶莫作,当奉行诸善,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此是...【不自高】 p0318 瑜伽八十四卷三页云:不自高者:不为利养恭敬事故,作如是言:唯我能知如是法律;非汝等辈。乃至...【犯邪命摄】 p0522 显扬七卷十五页云:犯邪命摄者:如有一人、为性大欲,及不知足,难养难满。又以非法求觅一切衣...(职位)司灶火者。世作火番者谬。见象器笺七。...色界四禅天中之第四天,也就是色界之最高处。...【泉】 p0889 瑜伽十八卷四页云:云何为泉?谓六触处。何以故?譬如泉池、能生诸水,水所系属,堪任触用。又能...即酒味。我国北方人呼酒味为两。[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二、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下二] p4336...谓四种曼荼罗互相融通不离之关系。又作四曼不离。四种曼荼罗即:(一)大曼荼罗,指佛菩萨相好具足之身及十界有情之身...(界名)佛经假设之词。谓有国名众香,佛号香积。其楼阁苑囿皆香,其香气周流十方无量世界云云。...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金光明最胜王经...
印祖在一生的弘法当中,他很痛心地看到这么一个事实,就是很多修行学佛的人,他懂得很多,然而行动上跟不上。所以很...一日,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波斯匿王前来请法。国王恭敬地向佛陀顶礼问讯后,于一旁坐下,并且请示佛陀:世...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1讲 这次学人受会长的邀请,来跟大家讨论净土宗的理论跟修学的方法。那...
学习传统文化一年多了,今年四月,偶然回家乡一趟,闻到满大街油炸食品的香味,想起两年前我做炸鸡鸭生意时的一段生...
快乐无忧是名为佛 禅宗有一位祖师说:快乐无忧,是名为佛,但是我们时常都不快乐,所以一直不能成佛,那怎么办呢?...
印祖在《一函遍复》中提出了念佛的一个总的原则:不管是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还是默念,一定要在心里念得清清楚楚...
佛经中常出现佛的常随众大比丘僧千二百五人,这一千二百五十人是怎么来的呢? 首先讲三迦叶,他们是三兄弟,老大是...
我们在修行,从《楞严经》的启示,我想我们要建立一个重要观念,就是无住跟生心的观念。你刚开始一定要无住。 智者...
宗教律诸家演派
【佛光大辞典】
上篇:宗教 | 下篇:宗渊 |
(人名)唐江西道一禅师,为南岳让之法嗣,姓马氏,时称马祖。元和中谥大寂。传灯录六曰:六祖能和尚谓让曰:向后佛...
大爱道
使非亲尼浣故衣戒犯相
第六佛略教偈
不自高
犯邪命摄
火伴
第四禅
泉
酒两
四曼相即
众香国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念佛之人为什么要吃素呢
世间四种人

净界法师:净心与净土

烤鸡鸭背后的真相

【推荐】改变价值观——执着变洒脱

印祖念佛经验之谈

佛陀身边千二百五十常随众的由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