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自害害人。为“自利利他”之对称。即外道、恶人之所行,不仅自招现在、当来二世之损失,亦且损及他人。善导般舟赞(大四七·四四八中):“纵此贪、瞋火,自损损他。”据无量寿经卷上载,粗言将自害害他,须远离之;善言则自利利人,须修习之。[苏婆呼童子请问经卷上分别处所分品、菩萨戒义疏(智顗)卷下、释净土群疑论卷二、观经散善义传通记卷一] p253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菩萨以何为住】 p1130 瑜伽七十九卷三页云:问:菩萨当言以何为住?答:以无分别为住。...又称经台印。为般若之总印。结此印时,以两手相背附,而收二食指,以二小指屈掌中,以二拇指各压二小指指头,置于心...谓自性定实,三论宗多用此语。即于因缘假名上执著有确定之生、灭等。盖因缘所生之法,无自性,当体即空,而于世谛唯...(术语)法华经所说十六三昧之一。法华义疏十二曰:妙幢相三昧者,入是三昧于诸三昧中最为尊长。譬如军将得幢,表其...欲望、欲求,亦即引起人们贪爱的心。欲有正欲和邪欲,正欲是追求真理,邪欲是贪爱五欲。...【世俗发心】 p0510 显扬二卷十九页云:世俗发心者:谓如有一、随智者前,恭敬而住,起增上意,发誓愿言:长老忆念...(界名)Ābhāsvara,天名。玄应音义三曰:阿会亘修天,长安品作阿陂亘修天,即光音天也。...行有二种业,一令诸有情于诸趣中种种差别,二与识作缘,由熏习故。...谓有一类。身行劫盗。王等执问。汝为贼不。彼得问已。窃自思惟。若实答者。必为王等。或杀或缚。或复驱摈。或夺资财...(术语)一种之境界也。碧岩四十六则评唱曰:古人垂示一机一境,要接人。...(一)梵语 parīnāma。又作回向、转向、施向。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回转给众生,并使自己趋入菩提涅槃。或以自己...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
我们一个净土宗的修行者,当然我们希望能够解决生死轮回的问题,所以我们叫做:为菩提道,求生净土。那么求生净土,...随着佛陀教化的弘传,皈依佛陀的弟子不可胜数,僧团份子良莠不齐自是意料中事,要求所有的弟子在短时间都能成圣成贤...问: 如何对恶人或者自己讨厌的人生起慈悲心?对于冥玩不化的恶人,我们还要坚持吗? 宏海法师答: 对于恶人自己讨...一个人忆念观世音菩萨时,为什么你的贪嗔痴会淡薄?因为观世音菩萨在因地时他有这部分的功德。所以你跟他的功德一接...
唐朝时候,有个宰相叫鱼朝恩。有一次,国王接见一个老和尚,是国师,国王封的国师。这次这个皇帝召见这个国师的时候...
所谓六根对六尘,因为六根在接触六尘,不去分辨的时候,它仅仅是叫根尘相对,无所谓苦和不苦,只是根、尘、识三者接...
【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恪尽己分。印光大师】 这里谈谈敦伦尽分的问题。尽分就是每...我在前面的博文 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中提到: 南无阿弥陀佛可以简单解释为:向阿弥陀佛致敬!除了这种狭义的解...
自损损他
【佛光大辞典】
上篇:自超 | 下篇:自业自得 |
指比丘违犯不见、不忏悔、恶见不舍等三罪,犯此三罪者,则宜行羯磨法,以举其罪,弃彼等于众人之外,称为三举。即:...
菩萨以何为住
般若波罗蜜多根本印
性实
妙幢相三昧
欲
世俗发心
阿会亘修
行
彼或为己
一境
回向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以空性的心态来操作善业
佛陀的四种弟子
如何对恶人和讨厌的人生起慈悲心
拜佛、念佛就是广结善缘

当你不高兴的时候,查一查原因

喝同样一杯水也可能有三种不同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