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于自己信受胜法之外,亦使他人信受之。小乘佛教仅重自利一行,致力于自度、自信;大乘佛教则誓愿自利与利他。然未达自度、自信者,若欲度脱他人,或令之信受胜法,即触犯不净说法罪。[往生礼赞(善导)](参阅“自利利他”2522) p252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三受分四】 p0185 成唯识论五卷十四页云:或总分四。谓善、不善、有覆无覆二无记受。有义、三受容各分四。五识俱...唐代之舞乐名称。又称七德舞、齐正破阵乐。略称破阵舞。与九功舞、上元舞共称三大舞。依唐书礼乐志第十一所载,唐太...(术语)谓三乘之行法也。无量寿经下曰:众道之要。...因明用语。因明论式中,因(理由)须具备三相,方能成正因,缺乏任何一相皆成似因,其中因缺乏第一项而不能证明宗(...【释迦菩萨超九劫成佛】 p1456 大毗婆沙论一百七十七卷十一页云:如契经说:过去有佛,号曰底砂。或曰补砂。彼佛有...(杂名)女人之难婚者,作一灰人加持一百八遍,使彼女人每日拜此灰人七遍,其婚即可万不失一。见欢喜母成就法。...【耶输陀罗】 此云华色,亦云名闻。悉达次妃,天人知识,出家为尼众之主。...(918~978)宋代僧。韶州(广东)曲江人,俗姓梁。讳志靖。十二岁出家。二十岁从云门文偃受具足戒。南汉主刘晟敬仰...自利而利人,是为人我兼利。此乃大乘菩萨之基本精神。[无量寿经卷上、摩诃止观卷五上] p4053...谓在佛之名字上便已具足万种之德。...【地等定与地等遍处差别】 p0616 大毗婆沙论八十五卷十六页云:如契经说:有地等定,有地等遍处。问:此地等定...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人们都称她是老菩萨 我第一次来东林寺时,在天王殿后面看到一位身材矮小、年逾花甲的老人,她左手拿着一把香,右手...
苦难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成就一个时代。知苦识苦,欲摆脱苦难,发奋图强,天将大任于斯人也;一个民族处于苦难之...问: 作为一个年轻的佛弟子,如何权衡好念佛、学业、工作的关系?请问是否应该在没有往生前成就一番世间的事业,还...
一、前言 我们信仰佛教,皈依三宝,皈依后怎么去做?我们皈依三宝是为了了脱生死,皈依之后就正式进入佛门了。没皈...
在说梦之前,我们先要说一下众生都具有的八种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对八识...
问: 法师在讲解中提到无我,既然这个神识不是我,我们又何苦这么辛苦地想让神识往生到极乐世界呢? 宏海法师答: ...
我们都在学习佛法,在研究佛法的道理的时候,都是唯恐不深不妙。但如果反省一下自己,就会发现,在指导怎么样去落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诸如此类的话语:你说的话伤了我的心!你的行为伤了我的心!我的心被这件事伤害了!...
自信教人信
【佛光大辞典】
上篇:自知录 | 下篇:自持施他印 |
为曹洞宗之祖洞山良价所立洞山三渗漏(见渗漏、情渗漏、语渗漏)之一。意谓修行者犹有我见,法见不空,则难以去除法...
三受分四
秦王破阵乐
众道
不成因
释迦菩萨超九劫成佛
灰人
耶输陀罗
达岸
兼利
万德洪名
地等定与地等遍处差别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她曾四次见到虚云长老,晚年一心一意求生净土

以今生之苦海,渡涅般之舟
年轻人如何权衡好念佛与学业、工作的关系

怎么样做好佛教徒

梦到底从哪里来呢

不要以「凡夫心」对接「圣人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