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有余、余师、有诸师、有人。即指正统派以外之论师,或不列于大家之学匠。在俱舍论、大毗婆沙论等论部中,主张正统论师之说为究竟真实义,其他论师之说则为未究竟之余义,故称他师为有余师;有余师之论说,称为有余师说、有余说、有说;属有余师论说之部宗,称为有余部。[大法鼓经卷下、胜鬘经、俱舍论卷六、卷十六、胜鬘宝窟卷中末](参阅“有余”2459) p245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有杀生者】 p0545 法蕴足论一卷七页云:何等名为有杀生者?谓于杀生,不深厌患,不远不离,安住成就;如是名...(名数)佛说医经所说。一久坐,二食不节,三多忧愁,四疲极,五淫欲,六瞋恚,七忍大便,八忍小便,九制上风(忍呼...【善法】 p1137 瑜伽三卷九页云:略说善有二种义。谓取爱果义;善了知事、及彼果义。 二解 如瑜伽五十五卷五页至七...1、谓众缘和合而生起,也就是由各种条件和合而生的意思,一切有为法都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 2、一件事情的起因...【能正出离】 p0894 瑜伽九十一卷二十一页云:又彼住最后有菩萨,宿世所习善根,一切善行之所觉发。复由勇悍谛...(职位)大众食斋粥时,立于食堂一面举声报斋食之名者也。其法入堂先拜圣僧,次拜住持,次拜首座,次立于南方一面,...(仪式)凡奉佛像安于殿内时,请宗师法话,谓之安坐佛事。...(经名)四卷,元魏月婆首那译。说大集会正法者之功德。次有折伏尼犍外道事。...(术语)菩萨之大戒。对于小乘之粗戒而言妙戒。...密教法具之一。指修法时放置金刚铃与三种金刚杵(独股、三股、五股)之金属台。一般作心脏形,具有三足。金刚盘之名...【分别所缘】 p0384 瑜伽一卷十一页云:云何分别所缘?由七种分别。谓有相分别,无相分别,任运分别,寻求分别,伺...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
佛法法门无量,无论大小权实一切法门,均须以戒定慧断贪嗔痴,令其尽净无余,方可了生脱死,此则难于登天,非吾辈具...问: 请问受五戒,如果犯戒的话,是否要在佛前求忏悔呢?忏悔可以得清净吗? 大安法师答: 五戒,特别是前四戒:杀...
学法的时候应当经常地对照,像《地藏经》上说,要我们每天念一万声地藏王菩萨圣号,念熟一点,两个多一点钟头就可以...问: 弟子没有受戒前尽量按照五戒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受戒以后感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种心态是不是不好,会影响...
由于他有欲望,当这欲望满足的时候他很得意,当这欲望受到阻碍的时候,他就生气了、他就有脾气了、他就要扫除这个障...
修行与世俗的较量 佛法是心法,起心动念都源于我们对外境的不同认识。《地藏菩萨本愿经》云: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晋.莲宗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大师颂: 肇起莲宗福震旦 畅佛本怀垂方便 圆音一阐士归庐 大法将弘神运殿 一切法门从此流...经常有同修气势汹汹的找我辩论,说佛从来没说过不让吃肉,还振振有辞的指责我误导人。五逆重罪一念回光都能往生,吃...
有余师
【佛光大辞典】
上篇:有余 | 下篇:有余涅槃 |
(杂语)鬼魅着人而为病者。千手经曰:诵持此神咒者,世间八万四千种鬼病,悉皆治之,无不差者。止观八曰:魔病者与...
有杀生者
得病十缘
善法
缘起
能正出离
喝食
安座
僧伽吒经
妙戒
金刚盘
分别所缘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如何才能仗佛慈力
犯五戒后能忏悔吗

如何得到地藏菩萨梦中加持
如何让自己持戒更圆融

人为什么会瞋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