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载,诸佛如来之胜德有六种义,即:(一)自性义,谓诸佛法身皆依真如理体而为自性。(二)因义,谓诸佛于无量无数劫中,修习胜果之因。(三)果义,谓诸佛永断一切烦恼等障,证得无上菩提之果。(四)业义,谓诸佛以清净身业示现大神通,清净口业演说大法义,清净意业善作诸调伏,导引众生出离生死苦海,证入大菩提。(五)相应义,谓诸佛于因位中能修行种种难行苦行,故得十力、四无所畏等功德,而与法性之理相应。(六)差别义,谓诸佛说法度化众生,而随处示现法、报、应三身差别之相。 p235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亦名:与欲开缘 子题:开欲、与欲是开唯除结界是制 随机羯磨·集法缘成篇:“若有佛法僧事,病人,看病事者,并听与...(人名)阿输迦王之太子名。西域记三曰:是无忧王太子拘浪拏,为继母所诬,抉目之处。案余处多作拘那罗,以鸟名题太...子题:歌咏声说法有五过 行事钞·导俗化方篇:“四分,为檀越说,听说契经,及分别义,得不具说文句。不得二比丘同...方等经云:佛告王:但当念善,改往修来,以政治国,无加卒暴,厚待贤良,赦宥小过,务行四恩,以绥众心,何等为四?...又称禅门。(一)禅定之门关。 (二)日本佛教用语。又称禅室。指入禅定门之人。意为禅定之门侣。即归依佛门,剃发染衣...Sandi 即空谛、假谛、中道谛。佛教天台宗所立的谛理。认为一切事物都由因缘而生,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叫做空谛...亦名:重乞波罗夷戒、乞波罗夷戒 资持记·释忏法篇:“问:‘此明忏罪(忏波罗夷罪),那云乞戒(乞波罗夷戒)?’...(一)梵语 sajgata。译作习种性。以入此位不执着人、我,故又译作离着地。若能以一阿僧祇劫修伏道忍行,始得入僧伽陀...【爱不爱等分别】 p1204 显扬十六卷八页云:六、爱分别。谓缘净妙可意事境分别。七、不爱分别。谓缘不净妙不可意事...(术语)天台谓三藏教。彼教精究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事相之法门,而理唯为偏真之空理,究理最为浅薄,故贬之为界内事...(术语)谓净土论所说女人,根缺,二乘之三体与名也。...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
夫妻之间的结合,家庭的建立,乃上关风化,下继子嗣,意在互相依赖,安宁地度过此生,走完这艰难的人生道路,这是无...
参加三坛大戒的新戒们报到后,就要接受五堂功课的考核。考核内容是五堂功课的背诵唱念;不合格者,不予登记入单,严...
有些人总觉得修念佛法门,似乎有点低人一等。你看人家参禅,那是上根利器能参的;人家教下,深入经藏,修摩诃止观,...
世界上有各种奇特的民族,有许多令人惊奇的特征,比如住在英国西海岸一个小岛上的祖芬格族人,总以哭为乐,每逢婚嫁...
后面这几个动作,我们说明一下,蕅益大师说是表法的。主要有三个动作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个, 即从座起。 一般我们...
昔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一日,佛告诸比丘:世间有四种良马。第一种良马,驾驭它来拉乘时,它只要看到鞭影,便...
常有人问命运以及如何解除如此痛苦的人生的问题。在日记《堪忍世界忧苦多》里面,把四祖道信大医禅师的解决问题的办...自我的消融,是要从自我肯定及自我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完成的。如果连自我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同他谈自我消融是毫无价...
如来胜德六义
【佛光大辞典】
上篇:如来顶菩萨 | 下篇:如来喜菩萨 |
(杂语)憎怨爱亲也。无量寿经下曰:当为导师,等无憎爱。圆觉经曰:认四颠倒为实我体,由此便生憎爱二境。...
欲法开缘
拘浪拏
说法诸说是非
王民
禅定门
三谛(tri-satyas)
波罗夷戒重乞
僧伽陀
爱不爱等分别
界内事教
三三品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夫妻之间亦要有礼仪

出家人的五堂功课是哪五堂

修净土法门不要自卑

素食成就世界最健康的民族

为什么这三个动作值得我们注意

四种良马巧喻众生根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