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品般若经所举十喻之一。幻,梵语 māyā。幻师以种种技法变现象、马、人物等,使人如实见闻,称为幻;然此幻相幻事皆空而非实,故以之比喻一切诸法皆空,犹如幻相般之无实。[大智度论卷六](参阅“十喻”470、“幻”1390) p234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异生离欲无有见道】 p1117 瑜伽五十八卷十六页云:若诸异生、离欲界欲、或色界欲;但由修道,无有见道。彼于欲界...创建寺院称开基。又以财物支持寺院开创之人亦称开基。开基常与开山互用。 p5309...(地名)Dānavana,园名。译曰施林。翻梵语九曰:增一第十檀那槃那(檀那槃那疑檀槃那之误),应云檀那槃那,译曰...(术语)佛陀之尊称也。佛以诸功德为庄严,故云宝王。楞严经三曰: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往生论注上曰:...(术语)楞严经三就地水火风空见识之七法,明周遍法界之义,周遍法界者大之义也,此七法,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故种...【于惠施中不自在转】 p0750 无性释八卷五页云:若诸菩萨于惠施中不自在转者:谓令悭等,施所治障,不自在转。...即青而含赤之色。又作绀琉璃(琉璃为青色)。为佛陀毛发及佛国土之色相。佛陀顶上之毛发为绀青之色,故称绀顶、绀发...(寺名)寺为唐时所建。智者大师之幽溪道场也。藏有大师之龙衣紫金钵。又有天竺来之贝叶经。为大师所藏。...凡十二卷。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系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龙舒(安徽舒城)人王日休(?~1173)撰。系集录有关往...(杂语)摩诃迦罗之译,有大时与大黑二者。而大时之解,能尽神力之程。是为本义。大黑宜为傍义。大日经疏有阎魔之后...梵语 udvega 或 sajvega。于物生厌而舍去之意。维摩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上):“佛以一音演说法,或有恐畏或欢...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尔时三十三天...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
乞食,又称为托钵、分卫、行乞,是比丘为资养自己色身,乞食于人的一种行仪,也是比丘清净自活的一种修行方式。乞食...对现代人来说,贪欲贯穿着一生,大量的时间都花在满足这种占有外物的欲望上,正是为了满足这些层出不穷的贪欲,人们...
『方便妄语』:就是种种显异方便借鬼神的力量,或借外在的力量,现在人他会制造一些异象。 上一次,几年前吧,有一...
调心,改变人生的好习惯 古德云:君子慎所习。 良习,引人迁善远罪,迈向光明; 恶习,令人沉迷不觉,堕入暗冥。 一...
现在虽很强健,就要做就要死了想。 那个意思是,虽然咱们还很强壮还很年轻,你就得做什么想法呢?产生什么念头呢?...
人有六根,有六尘,有六识,这是我们身心的一种组合。六根就是我们有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是我们认知外界的见闻觉知...
华光开敷遍身如来身边有两位小菩萨,一位叫美音菩萨,一位叫妙音菩萨。一天,两位小菩萨看到文殊菩萨,就问华光开敷...如果能够早一点智慧地想一想它的结局,也许人世间的许多悲剧都可以避免。 1、第一种结局:无言平淡的结局。 两个寂...
如幻
【佛光大辞典】
上篇:如化 | 下篇:如幻三昧 |
【四种思议】 p0431 瑜伽六十五卷一页云:谓若略说,有四种思议:一、事思议,二、有非有思议,三、因果思议,四、...
异生离欲无有见道
开基
檀槃那
宝王
七大
于惠施中不自在转
绀青
高明寺
龙舒净土文
大黑与黑色
厌离
【大藏经】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吉祥经

出家人托钵乞食的含义与由来
把人身用在满足贪欲、积聚财富上,实在是太不值

在修行的道路上,一定要老老实实,不要去惑众骗人

善自调身心,具诸功德力

现在虽很强健,但要做死了想

凡夫的六根就是轮回的根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