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众生沉溺于生死之苦,如长暗之夜。生死如梦,于梦中未能觉知为梦,须至觉醒时,始能追忆梦中之境为虚幻;众生轮回于生死亦如梦一般,故以长夜譬喻之。成唯识论卷七(大三一·三九下):“未得真觉,恒处梦中,故佛说为生死长夜。”[成唯识论述记卷七末] p206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即八正道,因八正道是圣人所游行的处所。...即梵网经卷下所载之十重禁戒、四十八轻戒。于大乘戒中,相对于地持、瑜伽之分为“三聚戒”,梵网戒系不分在家、出家...又作右回、右绕。即向右回旋。如佛眉间之白毫向右方旋绕,称为眉间白毫相,为佛三十二相之一。观无量寿经(大一二·...(杂语)Kāraka,译曰作者。智度论四十八曰:若闻迦字,即知诸法中无有作者。迦逻迦,秦言作者。...(名数)女子从父母从夫从子,谓之三从。四十华严经二十八曰:处女居家从父母,笲年嫡事又从夫,夫亡从子护嫌疑。贤...(一)又作三门。禅刹七堂伽蓝之一。指寺院正面之楼门。以寺院多居山林之处,故有此名。一般有三个门,象征三解脱门(...【养因】 为五因之一。乃长养一切物之原因,即谓地、水、火、风四大种为长养一切物之原因。《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百八,即一○八种;三昧(梵 samādhi),即心安住于一境之寂静状态。据大品般若经卷三相行品、卷五问乘品、大般若...乃小乘有部所立之染污无知与不染污无知。(一)染污无知,即一切之烦恼。天台家所谓之见思二惑。以无明为体,无明执著...亦名:瞋打比丘戒缘起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舍卫,六群一人,瞋恚,打十七群一人,被打大唤,比房闻之具说...(人名)又曰婆薮盘豆、筏苏盘豆、伐苏畔度、筏苏畔徒、婆薮槃陀Vasubandhu,世亲(旧曰天亲)菩萨也。西域记五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嘉兴藏流通本)...
憨山大师(1546-1623),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俶人(今属安徽)。憨山大师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他不仅在修证上...最近一项研究调查了2533名45至60岁的健康男性及女性,统计了他们的蔬果摄取量。13年之后,研究人员依照摄取量将他们...
前面讲过第一依法不依人,现在来看看第二依义不依语。 佛的经典,是语言文字来表达的,但不能执著于这个语言文字,...
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一日,摩诃迦旃延尊者与众多比丘们聚集在婆罗那乌泥池畔的食堂中,一起缝制僧衣...
佛陀住世时,经常开示弟子修行要福慧双修,才可有成就。如果只修福或只修慧,便偏离正道,不能福慧圆满。 曾有师兄...过去,在罗阅只国外五百里处有一座山,山中住着一户人家,男女老少共有一百二十二人。他们以打猎为生,过着穿皮吃肉...
【我(们)拥有什么?】 今天,来到新加坡这个地方,看到这么壮观的场面,由此可以知道诸位都很虔诚,对佛法都很有...
有这么一位佛教僧人:从2009年7月起,他在广州、佛山、顺德、东莞、深圳、梧州、郑州、海口、三亚、福州、厦门、杭...
生死长夜
【佛光大辞典】
上篇:生死泥 | 下篇:生死流 |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所以开者,凡夫退位,知何不为?带戒犯非,业则难拔。故开舍戒,往来无障。即是大圣善达机缘...
八游行
梵网戒
右旋
迦逻迦
三从
山门
养因
百八三昧
二无知
打大比丘戒缘起
婆薮槃豆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染尘容易出尘难,不断尘劳总是闲
摄取大量蔬果,能增强记忆力

四依法之「依义不依语」

长者不在于年迈耆老,而在于修行的成就

学佛人既要修福也要修慧
慈心不杀 世世无患

慧律法师《佛教与人生》
